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汽车制动性由哪三个指标决定

汽车制动性的三个指标分别包括制动效能、制动效能的恒定性以及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首先,制动效能是指在良好路面上,汽车以一定初速度制动至停车时所需的制动距离或制动时的减速度。这通常以汽车在百公里时速下的制动距离来衡量,是评价汽车制动性最基本的标准。

其次,制动效能的恒定性主要体现在汽车的抗热衰退性能上。抗热衰退性能是指汽车在高速行驶或长时间连续制动时,制动效能保持的水平。制动过程中,汽车动能转化为热能,导致制动器温度升高,因此,能否保持在冷状态下的制动效能成为设计时的重要考量。测试时,连续测试百公里的制动距离或在赛道上进行连续弯路驾驶,可以感受到汽车在快速过弯时的减速效果。如果制动距离没有显著增加,说明汽车的制动效能恒定性较好。

最后,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是指汽车在制动过程中不发生跑偏、侧滑或失去转向能力的性能。测试时,在平直宽敞的场地进行,汽车速度达到60公里/小时,双手离开方向盘,然后踩下刹车。如果制动方向稳定性良好,汽车应保持直线行驶。

在实际驾驶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高速行驶时,应提前发现情况,尽早松开油门,利用发动机制动减速。需要踩刹车时,应采用点刹方式,使汽车逐渐减速。这样可以防止甩尾,并且车后的制动灯随着刹车踏板的踏放多次闪烁,更容易引起后车注意。

2、需要在短距离内减速停车时,可以较快地踩下刹车踏板,但要避免制动过猛,以免乘车人员感到不适,尤其是公交车上乘客可能因刹车过猛而摔倒受伤。

3、雨后路面湿滑时,应降低行车速度,轻踩刹车,以防意外发生。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