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捕捉器是一种安装在汽车排气系统中的装置,能够有效提升车辆排气质量,降低尾气中的颗粒物排放。它主要由DOC(氧化催化器)和DPF(颗粒过滤器)两部分组成,目前所有的国六车型都搭载了这一装置。
颗粒捕捉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过滤来减少排气颗粒PM。对于柴油车而言,颗粒捕集器分为添加剂式和催化涂层式两种,这两种方式均能有效降低PM排放质量和数量,并且还能减少气态污染物的排放。而汽油车的颗粒捕捉器是为满足更严格的排放标准而研发的,当颗粒物积存到一定程度时,燃烧器会自动点火,燃烧颗粒物并将其排出,这被称为再生。再生分为主动再生和被动再生两种方式,被动再生在日常行驶中通过松油门时氧气进入发生化学反应实现,而主动再生则是在被动再生无效时,以80km/h的速度行驶并松开油门滑行30分钟,期间发动机通过增加喷油量等方式使排气温度升高,实现再生。
汽车安装颗粒捕捉器很有必要,因为汽车尾气中包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非甲烷烃和细颗粒物这四种有害物质,前三种气体可以通过三元催化装置降低污染物排放,而细颗粒物只能通过颗粒捕捉器解决,因此,颗粒捕捉器是实现更严格排放标准的必然选择。
颗粒捕捉器有不同类型和结构,例如集成在三元催化器的“四元催化器”,优点是积碳少、易再生、对发动机要求低,缺点是影响油耗和功率、难布置、成本高、加快催化器老化;与三元催化器一体封装的颗粒捕捉器优点是易安装、对发动机原排放需求低、保证温度易再生,缺点是过滤效率低、影响背压和油耗;独立设置在三元催化器后方的颗粒捕捉器优点是过滤效率高、对油耗影响小、方便布置、维修成本低,缺点是易积碳、再生困难。
总之,颗粒捕捉器能够改善汽车尾气质量,为环保助力,让出行更绿色。
在频繁堵车的情况下,颗粒捕捉器一般需要在2至4年之间进行更换,但实际使用时间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颗粒捕捉器的设计寿命可以达到20万公里,换算成时间通常超过10年。然而,在频繁堵车的路况下,车辆走走停停,颗粒捕捉器难以充分燃烧捕捉到的微粒,
柴油车的颗粒捕捉器一般需要在2至4年或者行驶里程达到10万至15万公里时进行更换。然而,颗粒捕捉器的使用寿命并不是固定的,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经常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其使用寿命会相对较长;而城市低速频繁启停驾驶或使用劣质柴油,则可能加
不同品牌汽车的颗粒捕捉器更换周期并无固定标准,通常在行驶2至4年或累计行驶10到15万公里时可能需要更换。这主要是因为颗粒捕捉器的使用寿命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使用频率、驾驶习惯、维护保养状况以及环境条件等。 使用频繁、环境恶劣等条件可能会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