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制动电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2025-01-02 22:33 发布

制动电机的工作原理主要依赖于电磁力来实现制动。当制动电机通电时,通过将220V交流电整流为198V直流电,直流电使衔铁被吸引,制动盘处于可旋转状态,电机自由旋转。

一旦断电,衔铁立即被弹簧推回,与制动盘和后端盖紧密结合,从而停止转动。在刹车电机的尾部设有锁紧装置,通电时打开,断电时恢复原状并释放压力,起到刹车作用。

制动电机的调速控制主要通过改变输入电压或电流实现。电压或电流增大,磁场增强,转子转速加快;反之,转速减慢。在停车或被负载拖动转处于发电状态时,制动电机会把机械能转换为电能,若控制电机的装置不能将能量送回电网,就需要电机制动器消耗多余能量。

制动电机通常由定子和转子构成,定子是静止部分,转子是运动部分。制动部分由制动器和刹车体系构成,制动器产生制动力,刹车体系传递制动力,一般包括制动片、刹车鼓和刹车轮等组件。

制动器通常采用电磁制动器或腔型制动器。电磁制动器利用电磁力使摩擦片压紧制动鼓或制动盘,产生制动力;腔型制动器通过改变气体或液体压力使摩擦片接触制动鼓或制动盘,实现制动。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