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新能源车子的报废标准是什么?

新能源汽车的报废标准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

对于非营运的小型、微型客车和大型轿车,它们没有强制的报废年限。非营运的小型、微型新能源汽车通常以行驶60万公里作为衡量标准。

对于营运转非及租赁转非的新能源汽车,自上牌之日起有15年的报废期限。

在电池方面,国家规定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核心部件的质保期限是8年或12万公里。当动力电池容量低于80%时,车辆就达到了报废标准。质保期内电池性能衰减超过20%,厂家需免费更换。

三元锂电池及磷酸铁锂电池分别经过1000次、2500次充电循环后,电池容量会衰减到新电池状态的80%。搭载三元锂电池续航400公里的新能源汽车,在行驶32万公里或电池使用8年后需报废;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续航400公里的新能源汽车,则在行驶46万公里或电池使用10年后需报废。

当车辆的主要部件如电机、电池管理系统、传动系统等出现严重故障或性能显著下降时,车辆应被强制报废。此外,如果车辆的能源续航里程低于一定标准,无法满足基本行驶需求,车辆也需要报废。同时,如果车辆使用年限超过一定年限,性能和安全性大幅下降,也应报废。如果维修费用过高,无法通过维修恢复性能或安全性,车辆也应强制报废。

根据现行机动车年检规定,非营运的全新机动车前6年是两年一检,第6至15年是一年一检,15年后则是半年一检。对于全新私家车,连续3次即连续6年未年检就会被强制报废。而对于超过15年的老旧车,连续3个检测周期即1年半未获得合格标志,也会被强制报废。

在办理注销手续时,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能源的动力电池一般不能缺失。如果缺失,需由正规部门出具电池的去向证明,否则车管所不能办理注销手续。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