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车就是发生过事故的车辆,包括在静止状态下被砸伤的车辆:
这类车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轻微碰撞,一种是法律认定的重大事故,后者往往涉及车身主体结构的损坏,如四梁六柱或四梁八柱的损伤,甚至包括发动机和变速箱的严重损坏。
许多事故车经过修理后被投放到二手车市场。那么,我们如何判断一辆车是否曾经发生过事故呢?最简单的方法是查阅车辆在4S店的维修记录以及保险公司是否有理赔记录。这是最直观、最简单的识别方式,但也不能完全排除一些记录缺失的情况。另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经验来识别这些车辆。
首先,修复后的车身通常需要重新涂漆。因此,检查车身的涂漆部分是一个关键步骤。沿着涂漆部分向内展开,可以推断出碰撞的原因和受力位置,比如前发动机舱盖的涂装和挡泥板。然后重点检查大灯是否更换,水箱框架是否拆修,前梁是否修复,发动机是否损坏,A柱是否修复。
这些步骤看似简单,但需要丰富的专业经验。事故车辆的维修有时会采用隐蔽的方式,模仿原车维修流程,以掩盖其事故历史。然而,在经验和装备的双重保险下,通常还是会有蛛丝马迹可寻的。
重大事故车辆的危险性极大,存在诸多隐患。例如,安全气囊是否真正有效是一个问题,但在维修时,外观通常会被优先考虑,而质量则可能被忽视。想象一下,如果汽车纵梁经过切割和焊接,但没有额外加固,只是恢复了原来的外观,其焊接质量如何?由于主体结构受损,碰撞后的受力点和吸能效果会发生变化,一旦再次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事故车虽然危险,但并不意味着它们完全不能购买。只要不是重大事故车,经过专业修复后,通常可以安全使用。比如在简单事故中,如果只是水箱框架受损,主体结构完好无损,那么可以购买使用。
然而,如果安全气囊已经展开,则必须确认其是否为原装。虽然这些车可以购买和使用,但老张并不建议轻易购买,因为后期出售时可能会遇到问题。这些车不仅难以出售,而且价格也较低。例如,如果你购买了一辆30万元的车,可能实际购买了一辆价值25万元的事故车,但出售时只能卖到18万元左右,因为维修费用已经包含在车价中。
很多车商都讨厌事故车,无论是大事故还是小事故。原来,二手车交易往往只是价格问题。过去,二手车交易只是多涂一层漆,少刮擦而已。现在,一些无良商家制造了许多问题,严重扰乱了行业秩序。对于专门从事事故车维修的师傅,老张只能感叹他们的“手艺”之精。
避免购买事故车的关键在于避免价格陷阱。在购买二手车时,不应仅仅考虑价格差异。有信誉的商家不会参与价格战。一些商家不会直接告诉你这辆车是事故车,也不会说是好车,而会含糊其辞地说这辆车有一个“小瑕疵”。
此外,要特别注意查看保险和4S店的维修记录。最好自己查阅,而不是依赖商家提供的信息。要求商家签署合同,明确保证车辆没有事故,没有水泡,没有火灾。注意查看公章!对于那些不敢盖公章保证车况的商家,朋友们最好放弃购买,不要冒险尝试。
车前脸撞烂了是否算作大事故,需要根据车辆的具体受损情况来判断。例如,有些车辆的前脸虽然受损严重,但实际上是车头外壳和车灯等塑料部分粉碎性破损,而水箱和大梁等重要部件并未受损,这种情况通常不会被定义为大事故。但具体情况还需以现场交警的定义为准
当安全气囊弹出时,对车辆的直接影响需要视情况而定。如果仅仅是气囊弹出,没有伴随其他事故,那么更换气囊后对车辆本身是没有影响的。但若气囊是因为事故而弹出,情况则大不相同。 首先,事故导致气囊弹出通常意味着车辆受到了一定的损害。例如,车辆骨架可
后围板变形是否属于事故车,这取决于车辆的修复方式。如果后围板变形需要进行切割和更换,那么这辆车可以被视为事故车。而判断车辆是否为事故车,并不是仅仅依据车辆受损的程度,而是根据车辆的修复过程。只要车辆经过整形、切割、焊接等修复方式,都可被归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