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主动安全性是指汽车为驾驶员提供一个符合人体生理特征的外部环境,以确保驾驶员能够顺利地完成感知、判断和操作三个步骤的循环。其内容涵盖了视野性能、操纵性能、仪表信号系统以及许多确保行驶安全的零部件。
当涉及到车辆安全时,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是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主动安全主要是通过监测车辆发生事故或失控的可能性,并通过一系列的干预措施来避免事故的发生。例如,制动防抱死系统、电子制动力分配装置、车身电子稳定控制系统、牵引力制动系统等。这些都是主动安全系统的一部分,它们的共同目标是提高汽车行驶的稳定性,以防止车祸的发生。
制动防抱死系统(ABS)是众多主动安全系统中最基本的一种,现在市面上大多数车型都已普及。它通过传感器监测车轮的转速,计算出车轮的滑移率,判断车轮是否即将抱死,然后命令执行机构调整制动压力,使车轮保持在最佳的制动状态。ABS的主要功能是在紧急刹车情况下,确保车辆不会失控,维持转向能力,避开障碍物。虽然ABS不能缩短刹车距离,但可以大大提高安全性。
电子制动力分配装置(EBD)必须与ABS配合使用,在汽车制动瞬间,对各个轮胎附着的地面进行感应和计算,得出摩擦力数值,然后根据各轮的摩擦力数值分配相应的刹车力,避免因各轮刹车力不同而产生的打滑、倾斜和侧翻等危险。
车身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是一组车身稳定性控制的综合策略,它包括防抱死刹车系统和驱动轮防滑系统。ESC是在这两种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的功能性扩展,而不是独立配置。ESC的目的是在提升车辆操控性能的同时,有效地防止汽车达到其动态极限时失控,从而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操控性。
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ACC)是传统巡航控制系统的升级版本,它结合了汽车自动巡航控制系统和车辆前向撞击报警系统,通过车载雷达等传感器监测前方道路环境,以实现自动调整车速和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的功能。
汽车主动安全性在不同路况下的表现确实差异明显。 在干燥平坦的路面上,制动防抱死系统(ABS)能够有效避免车轮抱死,从而保障紧急制动时的转向能力,减少侧滑和跑偏的风险。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BD)则根据轮胎摩擦力合理分配制动力,进一步增强制动
ESP是车身稳定控制系统的简称,它属于汽车主动安全系统的一部分,是对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和牵引力控制系统(TCS)功能的进一步扩展。ESP通过控制车辆的纵向和横向稳定性,确保车辆按照驾驶员的意图行驶。这意味着在紧急制动或在湿滑路面上
汽车主动安全是指所有能够使汽车主动采取措施,以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 主动安全技术主要侧重于监控事故或车辆失控的可能性,并通过一系列干预车辆控制的手段来避免危险。这些技术旨在让驾驶员能够自如地控制汽车,无论是在直线行驶、制动与加速,还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