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雷达测速是如何拍照的

2025-06-30 10:20 发布

雷达测速仪主要由雷达、摄像机和电脑组成,测速仪通过雷达设定一个限速值。

当车辆超过这个限速值时,雷达会发送信号给摄像机,摄像机随即启动抓拍功能,将进入视野范围内的超速车辆拍摄下来。

拍下的照片随后由计算机或摄像机进行处理,识别车牌。这一过程存在一定的误差,车牌识别的范围也有一定的限制,只有当车牌出现在一定的画面内时,才能正确识别。如果车牌在画面边缘或被遮挡,就有可能无法识别车牌。

实际上,雷达测速仪在交通管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不仅限于测速,也可以用于闯红灯拍照。在使用雷达触发方式时,当红灯亮起,雷达会在停车线前形成一个探测区,当有车通过时启动电子快门拍照,这时雷达测速探测器可能会启动。

雷达测速仪是根据接收到的反射波频移量的计算来得出被测物体的运动速度。由于雷达波束照射面大,因此雷达测速易于捕捉目标,无须精确瞄准。雷达设备不仅可以固定在路面,也可以安装在巡逻车上,实现对移动车辆的速度检测,是“流动电子警察”的重要组成部分。

雷达固定测速的误差为±1Km/h,运动时测误差为±2Km/h,完全可以满足交通违章查处的要求。国际上采用雷达测速已有20多年的历史,技术成熟且成本低廉。

目前,北京市城市路面上主要采用背向测速,车辆超速时摄像机拍摄车辆的后车牌。而高速公路上则多采用正向测速装置。背向测速是指雷达波和摄像机的方向与汽车行进方向一致。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