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区间测速”怎么破?其实非常简单:
区间测速的原理是通过在同一路段上设置两个相邻的监控点,利用车牌识别或者感应线圈等技术手段,记录车辆通过这两个监控点的时间,然后根据两个监控点之间的距离,计算出车辆的平均行驶速度。这个原理的简单表达是:区间速度=区间距离÷运行时间。也就是说,区间的起点和终点,是否超速影响并不大,所以不需要在区间测速的起点和终点就突然急刹车。
举个例子:假设这段路程为30km,而高速上面最高限速为120km/h,通过这段路程所需要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如果你在通过这段路程的时间小于15分钟的话,就肯定超速了,罚单就会随之而来。因此,合理控制车速是避免超速罚单的关键。
如何应对区间测速?首先,没有真正能有效躲避的方法。一是因为较长的区间测速路段,一般还有定点测速和流动测速。二是有些说提速之后,在服务区休息一段时间再走,这样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会被判定超速,但是要注意,现在很多地方都实现全路网区间测速技术了。
也就是说,你躲到服务区不一定有用。而且,如果说超速是为了节约时间,再去服务区躲着那还有啥意义?当然,如果你是不小心就超速了,可以试着这样做。区间内如果没有别的测速设备的话,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在区间测速路段,期间超车超速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没有比较全程都按照低于区间测速要求的车速去行驶。这就表明,没有必要非要想着怎么躲避区间测速了。重点要怎么做?现在导航技术这么发达,只需要开着导航走,区间是否超速,期间是否有定点和流动测速其实都会有提示,这样可以在最大限度上保证高速行驶不能超过20%。没超过20%是不扣分的,但是某些城市会罚款。所以,如果是在区间测速限速100的路段,你平均车速是105,也不会扣分,一般也不会罚款的~
高速区间测速的处罚标准: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50%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具体的实施细则,其实每个地方是不一样的,大概可以参考以下标准:
1、超过规定时速10%以下,罚款50元;
2、超过规定时速10%以上不足50%的,罚款200元;
3、超过规定时速50%以上不足70%的,罚款500元;
4、超过规定时速70%以上不足100%的,罚款1000元;
5、超过规定时速100%的,罚款2000元。注意:只是说参考,并不是说一定是这样,人家交警要罚你多少,只要有理有据,你就得缴费!
相较于高速超速问题,更让人恼火的,就是那种低速还占着快速车道的司机们,真的很影响其他车辆的正常行驶。特别建议新手司机,如果平均车速自己没把握达到120的,最好不要走左侧快车道。这样不用被别人嫌弃,也不用担心总是被老司机穿插了。
高速区间测速是通过计算车辆在特定路段内的平均速度来判断是否超速的一种方式。这种测速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区间距离除以车辆行驶时间来得出平均速度。 具体来说,区间测速是从你进入测速区域的第一个监控点开始计时,到你离开测速区域的第二个监控点结束
高速区间测速的计算和违章超速的界定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区间测速是通过计算车辆在特定路段内的平均速度来判断是否超速。具体计算方法为:区间速度=区间距离÷行驶时间。 例如,某路段两个测速点之间的距离是20公里,该
开车的朋友都知道高速上的“区间测速”是怎么回事。在高速上,区间测速是指在同一路段设置两个相邻的测速点。测试同一辆车经过两个测速点的时间差后,就可以计算出该车在此期间的平均速度。简单来说,就是看你在这两个测速点之间的平均速度是否超过了该路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