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区间测速”怎么破?其实非常简单:
区间测速的原理是通过在同一路段上设置两个相邻的监控点,利用车牌识别或者感应线圈等技术手段,记录车辆通过这两个监控点的时间,然后根据两个监控点之间的距离,计算出车辆的平均行驶速度。这个原理的简单表达是:区间速度=区间距离÷运行时间。也就是说,区间的起点和终点,是否超速影响并不大,所以不需要在区间测速的起点和终点就突然急刹车。
举个例子:假设这段路程为30km,而高速上面最高限速为120km/h,通过这段路程所需要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如果你在通过这段路程的时间小于15分钟的话,就肯定超速了,罚单就会随之而来。因此,合理控制车速是避免超速罚单的关键。
如何应对区间测速?首先,没有真正能有效躲避的方法。一是因为较长的区间测速路段,一般还有定点测速和流动测速。二是有些说提速之后,在服务区休息一段时间再走,这样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会被判定超速,但是要注意,现在很多地方都实现全路网区间测速技术了。
也就是说,你躲到服务区不一定有用。而且,如果说超速是为了节约时间,再去服务区躲着那还有啥意义?当然,如果你是不小心就超速了,可以试着这样做。区间内如果没有别的测速设备的话,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在区间测速路段,期间超车超速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没有比较全程都按照低于区间测速要求的车速去行驶。这就表明,没有必要非要想着怎么躲避区间测速了。重点要怎么做?现在导航技术这么发达,只需要开着导航走,区间是否超速,期间是否有定点和流动测速其实都会有提示,这样可以在最大限度上保证高速行驶不能超过20%。没超过20%是不扣分的,但是某些城市会罚款。所以,如果是在区间测速限速100的路段,你平均车速是105,也不会扣分,一般也不会罚款的~
高速区间测速的处罚标准: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50%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具体的实施细则,其实每个地方是不一样的,大概可以参考以下标准:
1、超过规定时速10%以下,罚款50元;
2、超过规定时速10%以上不足50%的,罚款200元;
3、超过规定时速50%以上不足70%的,罚款500元;
4、超过规定时速70%以上不足100%的,罚款1000元;
5、超过规定时速100%的,罚款2000元。注意:只是说参考,并不是说一定是这样,人家交警要罚你多少,只要有理有据,你就得缴费!
相较于高速超速问题,更让人恼火的,就是那种低速还占着快速车道的司机们,真的很影响其他车辆的正常行驶。特别建议新手司机,如果平均车速自己没把握达到120的,最好不要走左侧快车道。这样不用被别人嫌弃,也不用担心总是被老司机穿插了。
各位车友们,今天给大家讲一讲高速公路上的“区间测速”,这个话题可是让不少老司机头疼的问题。区间测速,顾名思义,就是在一段特定距离内测量车辆的平均行驶速度。它通过在起点和终点设置摄像头,记录车辆通过两点的时间,然后用距离除以时间,就得出了平均
高速全程测速是指在高速公路行驶过程中,对车辆速度进行实时监测。这种测速方式通常会利用雷达、摄像头等设备,对行驶中的车辆进行记录和分析,确保车辆在规定的限速范围内行驶。 高速全程测速的主要目的是维护道路安全,防止超速引发交通事故。在高速公路上
在高速公路上,有三种摄像头用于测速和监控。第一种是测速摄像头,这种摄像头外形像一个长方形盒子,其核心是与之相连的雷达模块,负责测量车辆的速度。第二种是治安卡口摄像机,当车辆经过这种摄像头时,无论车速快慢,都会被拍下照片。这种摄像头主要用于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