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机油增多怎么办?工程师详解三种常见故障原因

2025-07-06 11:36 发布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首先,可以通过跑高速让发动机达到高温状态,使水分蒸发后自然消失。如果抽出的机油尺带乳化物,说明整个油底壳都已经“变质”。此时,必须立刻停车进行检修,否则可能导致发动机磨损甚至拉缸。

根据行业数据和实际案例,我们整理出以下风险排行榜:

- 传统燃油车:机油增多风险★★☆,乳化风险★☆。北方短途通勤需特别注意。

- 混动车型:机油增多风险★★★★,乳化风险★★★。发动机工作不稳定会加剧问题。

- 涡轮直喷车型:机油增多风险★★★☆,乳化风险★★。德系、美系车型中招较多。

- 自吸电喷车型:机油增多风险★☆,乳化风险☆。老技术相对稳定。

目前,车企普遍回应称“少量混入不影响性能”。但我们需要分两种情况来解读:

- 短期混入:如冬季偶尔出现乳化,跑长途后可以自愈,无需过于担心。

- 长期累积:汽油稀释机油会导致粘度下降,加剧磨损;水分混入则会加速金属部件锈蚀。关键在于混入比例!如果机油液面超过F线25毫米以上,必须抽油处理。液面超F线时,应记录里程和温度,连续观察3次再下结论。

对于混动车主,建议每周至少跑一次高速,让发动机彻底热透。短途通勤族,每月使用燃油添加剂清洗一次喷油嘴,减少汽油残留。单纯机油增多,可抽掉多余液体,换用高粘度机油。若出现乳化并伴随动力下降,需要全面检查缸垫、曲轴箱通风阀,必要时进行更换。

随着电动车的普及,发动机工况变得越来越“碎片化”,机油问题只会更加频繁。但车企也在研发新的解决方案,如缸内直喷与歧管喷射双模式,低温时使用歧管喷射改善雾化;智能热管理系统,确保混动车型发动机在纯电模式下也能保持适当温度。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