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盗车辆发生事故,通常由盗窃者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盗窃、抢劫或者抢夺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的,由盗窃人、抢劫人或者抢夺人承担赔偿责任。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垫付抢救费用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这是因为盗窃行为使车辆脱离了车主的控制和支配,盗窃者成为实际运行支配者。在事故发生后,应基于运行支配与运行利益的归属来确定责任主体,因此由盗窃者担责。
在被盗车辆发生事故的情况下,车主无需对被盗期间发生的事故承担赔偿责任,但可能需要配合相关调查。如果车辆所有人存在过错,比如车辆存在安全隐患未告知盗窃者等,可能需要在过错范围内承担相应责任。但通常情况下,主要责任在盗窃者。若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先由承保交强险的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盗窃者赔偿。若车辆还投保了其他商业险,因车辆被盗期间使用并非正常保险合同约定的使用情况,商业险部分保险公司一般不承担赔偿责任。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果车辆所有人对车辆被盗存在过错,比如未妥善保管车辆导致被盗,在某些情形下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但这种情况较为少见。当遇到被盗车辆发生事故的情况时,明确了由盗窃者承担赔偿责任。但实际中,可能还会有一些延伸问题。比如,如果盗窃者无力承担赔偿责任怎么办?或者车辆在被盗期间除了发生事故,还有其他财产损失该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可能会让车主感到困惑。遇到此类问题时,建议寻求专业法律人士的帮助,他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为您详细解答,帮您理清其中的法律关系,维护您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