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DM-i系列的底盘系统由多个部分组成,包括悬架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轮胎、排气管和传动轴。其中,悬架系统的结构和调教对驾驶和乘坐体验的影响尤为关键:
在悬架系统中,麦弗逊悬架是最常见的形式,广泛应用于30万以下的车型中。而30万以上的车型则更多地采用双叉臂或扭力梁悬架。15万以下的车型中,三连杆悬架较为常见,而15万以上的车型则更倾向于使用四连杆或五连杆悬架。H臂悬架在30万以上的车型中也较为流行。
比亚迪DM-i系列,包括秦、宋、汉、唐等车型,均采用了麦弗逊前悬架和三连杆后悬架。虽然这些车型的悬架选型并不出色,但符合其市场定位。例如,宋Pro的价格大约在14-16万元之间,与同价位的其他新能源车型相比,悬架形式的选择相对一致。
然而,尽管麦弗逊悬架在前悬架中较为常见,其设计和调教并不理想,特别是在制动时出现明显的点头现象。在后悬架方面,三连杆悬架的设计和调教也存在不足,导致加速时出现抬头现象,过弯时的侧倾较为明显,尤其对于重心较高的车型如宋DMI来说,这种现象更为明显。
虽然这些悬架形式存在一些问题,但比亚迪DM-i系列的核心卖点在于其省油、空间大和高性价比,这些特性使其更适合家用代步。大部分用车人在城市铺装路面上行驶的时间较长,很少有急加速、急减速或快速过弯的需求。因此,与其为这些不太常用的功能多花冤枉钱,不如让厂家降低成本,使车辆更加实惠。
此外,三连杆悬架虽然连杆数量较少,但其独立悬架的特性使其调教难度相对较低,成本也相对较低。这种悬架形式更接近车轮,舒适性表现较好,可以满足大部分用户的需求。
总的来说,虽然比亚迪DM-i系列的底盘选型可能不是最优,但其核心卖点在于省油、空间大和高性价比,这使其成为家用代步的理想选择。
近日,我有幸试驾了比亚迪宋PLUS DM-i AWD 新车,对它搭载的DM-i四驱超级混动系统进行了深入了解。该系统在动力输出、能耗水平、智能化等方面均有出色表现,让人们对新能源汽车有了新的认识。 宋PLUS DM-i AWD 搭载了1.5
比亚迪DM-i插电混动系统是一种先进的混合动力解决方案,它结合了燃油发动机和电动机的优点,为用户提供高效、节能的驾驶体验。 在不同工况下,DM-i系统能智能切换驾驶模式。在纯电模式下,车辆完全由电动机驱动,实现零排放出行;在混动模式下,发动
比亚迪S2配备了可旋转的10.1英寸中控屏幕,系统内置了8核处理器,支持Dilink网络系统。这些功能使得车内的科技感和智能化程度显著提升。 比亚迪S2的中控系统不仅具备语言交互、车辆远程控制、OAT和智能远程升级等功能,还拥有丰富的车机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