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可以上高速,但不建议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主要原因是,在奔驰smart与C级车的碰撞试验中,体积和重量存在显著差异的两车相撞时,smart在巨大的冲击力作用下尾部翘起,并发生了360度旋转。即使是在50公里/小时的碰撞试验中,车内乘员的安全性也难以得到保障,而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事故的话,后果将更为严重。
此外,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行人、非机动车、拖拉机、农用运输车、电瓶车、轮式专用机械车、全挂牵引车以及设计最高时速低于70公里的机动车辆,不得进入高速公路。同时,高速公路标明车道的行驶速度,最高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120公里,最低车速不得低于每小时60公里。对于小型载客汽车来说,最高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120公里,其他机动车不得超过每小时100公里,摩托车不得超过每小时80公里。
基于上述原因,虽然smart可以上高速,但由于其安全性和性能方面存在限制,建议车主在使用smart时,尽量避免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在新能源时代,汽车行业是否还能保持品牌溢价?这个问题值得深思。近年来,国内车圈价格战愈演愈烈,特斯拉和比亚迪等车企通过降价策略吸引消费者,但这种做法可能只是暂时的市场行为。而smart作为一家特殊的品牌,却在激烈的价格竞争中保持了自己的定位
1月8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与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共同宣布,正式成立名为“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的smart品牌全球合资公司。这意味着双方将共同推动smart品牌在全球范围内的转型升级。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54亿元人民币,吉利控股和梅赛德斯-奔
smart并不是奔驰的标志。它是由德国梅赛德斯-奔驰与瑞士Swatch公司合作创建的品牌。名称中的S代表了Swatch,M代表了戴姆勒公司,而art则代表了双方合作的艺术性。smart这个名称本身也蕴含了聪明伶俐的含义,与品牌理念紧密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