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路感究竟是什么?

2025-08-31 22:40 发布

“路感”是试驾文章中频繁出现的术语,它被用来评判车辆的性能。然而,这种评判标准并不总是严谨的。事实上,“路感”是指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感受到的路面情况。

这个术语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可以理解为,当驾驶者坐在车内时,身体无法直接接触路面,因此,路面情况通过车辆传递给驾驶者。这种传递路径通常包括轮胎、悬挂系统、转向系统等,最终通过方向盘和座椅传递给驾驶者的身体。因此,“路感”清晰与模糊是指这些传递路径中传递给身体的信息的丰富程度。

轮胎是决定“路感”的关键因素之一。轮胎的材质、扁平比和胎宽都会影响“路感”的传递。扁平比较低的轮胎胎壁较窄,因此对于震动的吸收能力不如扁平比较高的轮胎,这也是为什么低扁平比轮胎通常被认为是运动型轮胎的原因。胎宽越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就越大,路面信息传递的效果也就越好。

悬挂系统是决定“路感”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它的作用是减少路面信息的反馈,而悬挂的软硬程度则决定了减少的程度。在没有悬挂系统的情况下,驾驶者可能会因路面的小坑而受到剧烈的震动。转向系统决定了方向盘的晃动程度,不同类型的转向系统传递的信息也不同。机械液压式转向助力系统通常比电动随速式转向助力系统传递的信息更丰富。

那么,一辆车的“路感”是否越清晰就越好呢?答案是否定的。一个极端的例子是,一辆没有悬挂系统的车,使用实心轮胎,并且没有转向助力系统,车内乘员可能会因车辆的颠簸而感到极度不适。实际上,车辆的“路感”需要根据车辆的用途来调整。对于追求极致操控性的跑车,通常会将“路感”设置得较为清晰,而对于专业的SUV等功能性车辆,为了保证乘员的舒适性,通常会将“路感”设置得较为模糊。因此,车辆的好坏并不能简单地用“路感”的清晰与否来评判,而是需要根据车辆的用途来决定。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