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区间测速是什么

2025-09-03 17:47 发布

区间测速是一种用于检测机动车通过两个相邻测速监控点之间的路段平均速度的方法。这种测速方式通过车牌自动识别系统实现。在同一路段上,通常会设置两个相邻的监控点,通过记录车辆通过前后两个监控点的时间来计算车辆在该路段上的平均行驶速度,并依据该路段上的限速标准来判断车辆是否超速违章。

区间测速的计算方法是区间速度等于区间距离除以行驶时间。例如,某高速路段两个测速点之间的距离是20公里,该路段限速每小时120公里。如果用10分钟或更长时间跑完这段路程,那么平均下来的区间时速就低于120公里,说明没有超速;如果在10分钟之内跑完,那么就认定为超速。当看到路旁有区间测速的标志时,将车速降到限定速度,在限定时速内行驶即可安全通过。

如果开车时在测速起点超速了,那么在测速路段就需要尽可能地将平均时速控制在额定时速之下行驶。到达测速终点时,只要计算得出的平均时速不超过额定时速,就不会被判定为超速。限速标准的设定是为了保证道路安全,因为各种路面情况复杂多变,控制行车速度等于把握住了生命的保障。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