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多久进行一次四轮定位?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

2025-09-04 09:43 发布

许多人对四轮定位的认识存在误区,他们认为这是对轮子的简单调整。

实际上,四轮定位调整的是汽车的拉杆,通过改变拉杆长度来保持定位数据在正常范围内。低端汽车中,大多数仅能调整前轮前束值。当从汽车正前方看时,两个前轮并不完全平行于路面,而是形成一个内八字角,这就是前轮前束。有些车型还能够调整后轮甚至外倾,而其它定位数据则无法调整,若这些数据不准确,可能需要更换某些零件。

至于多久做一次四轮定位并没有具体规定,一般情况下,当汽车出现以下现象时可以考虑进行四轮定位:车辆跑偏、吃胎、方向盘不正或转向不自动回位。尤其是车辆跑偏,这是比较常见的现象,但跑偏并不一定意味着需要做四轮定位,还应检查胎压和轮胎状况,例如胎压不均、轮胎磨损不一致等,都可能导致车辆跑偏。

为什么维修厂常常建议进行四轮定位,尤其是更换新轮胎后?这主要是因为四轮定位的成本相对较低,主要涉及工时费用,而配件费用几乎为零。因此,四轮定位的价格较高,4S店需要两三百元,路边维修店也接近一百元。然而,通常情况下,汽车正常使用时定位数据不会自行改变,除非遇到拖底、底盘碰撞或过减速带、坑洼路时未减速等特殊情形。

从经验来看,如果汽车没有故障而进行四轮定位,有可能反而引发新的问题。例如,技师在安装定位仪器时如果不到位,可能会导致误差。定位仪本身也可能有故障,造成定位数据不准确。为了满足定位仪上的标准数据,技师可能会在调整过程中出现错误。因此,只有当汽车出现故障时,才需要考虑进行四轮定位,没有故障的情况下,不应随意进行四轮定位,即使更换了新轮胎也不需要。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