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冬季零下20℃开车,怎样正确热车才不会毁坏发动机?

2025-09-10 13:35 发布

冬季开车,特别是气温低至零下20℃时,如何正确热车成为车主们关心的问题。错误的热车方式可能导致发动机提前报废。学姐根据20年的汽车行业经验,为大家揭示冬季热车的正确方法:

很多车主认为热车是“玄学”,但实际上,机油在低温环境下的表现是决定发动机能否正常工作的关键因素。当温度极低时,机油粘度增加,机油泵就像背着沉重的沙袋跑步,难以将机油均匀分布到发动机的各个部件上。

首先,浮金属原理说明了曲轴和轴承表面覆盖的金属层依靠机油压力悬浮,以避免金属直接摩擦。然而,在冷启动时,机油流动性差,油压虽高但循环效率低,猛踩油门会导致曲轴“裸奔”,造成严重磨损。

其次,原地热车30秒的建议并非空穴来风。30秒足够机油泵将油输送到关键部位,同时避免长时间怠速导致积碳暴增。学姐强调,即使新车技术再先进,机油润滑的基本逻辑也不会改变,切勿被“无需热车”的营销话术误导。

完成30秒原地热车后,应采取低速行驶5分钟的措施,让发动机、变速箱、差速器等部件“热身”。具体来说,发动机在冷启动时水温表无明显变化,但低速行驶能让活塞环、缸体等部件均匀受热,5分钟后水温升至60-70℃,润滑系统进入最佳状态。

此外,变速箱油在低温下同样粘稠,低速行驶有助于齿轮组缓慢磨合,避免换挡冲击。学姐分享了一次零下15℃试驾某德系SUV的经历,证明了按照30秒+5分钟法则操作,车辆平顺性显著提升。

需要注意的是,原地热车超过3分钟可能导致积碳暴增,并且三元催化器可能因低温中毒,影响尾气排放。同样,冷启动后直接飙高转速会使机油未到位时,曲轴和轴瓦干磨产生金属碎屑,混入机油,严重损害发动机。

对于新能源车是否需要热车,学姐也给出了答案。尽管电机不怕冷,但电池在低温下的活性降低。慢速行驶1-2公里能让电池升温,续航能力提升10%。一位黑龙江车友分享了自己在零下30℃直接开走车辆的经历,结果两年不到,发动机异响、烧机油,曲轴磨损严重。按30秒+5分钟法则操作后,发动机状况良好。

未来,随着低粘度机油和智能热管理系统的发展,热车时间可能缩短到15秒。然而,低温保护是发动机正常工作的基本需求,不可忽视。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大家正确地热车,确保冬季行车安全。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