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鲁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波折和挑战。
为什么斯巴鲁一直没有国产?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让我们从1985年说起,那一年斯巴鲁参与了港-京拉力赛,正式与中国市场产生了联系。1989年,斯巴鲁与贵航合资成立了云雀汽车。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斯巴鲁和贵航在2002年分手了。2004年北京车展上,斯巴鲁以进口方式重新回归中国市场。
斯巴鲁在中国的销售离不开与经销商的合作。2004年7月,庞大集团拿下了斯巴鲁在全国8省市的独家代理权。庞大当时手握多个品牌的经销权,是中国最大的汽车经销商集团之一,斯巴鲁找上门来,自然有其道理。
斯巴鲁从2007年开始考虑引入新翼豹并国产化。但直到2010年,斯巴鲁的销量才突破了5万辆。当时,业内普遍认为,进口车要国产,销量至少要突破5万辆。然而,斯巴鲁与奇瑞的合资计划却不了了之。2011年3月,斯巴鲁与奇瑞达成初步意向,但随后因钓鱼岛事件的影响,斯巴鲁的销量和口碑跌至低点,而奇瑞也进行了战略调整,重点放在了其他品牌上。
此外,丰田持有斯巴鲁的股权,这使得斯巴鲁无法与汽车企业合资。因为根据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一个外资车企只能在国内建立不超过两家合资企业,丰田已经有了一汽、广汽两个合资伙伴,斯巴鲁自然没有合资机会了。
与奇瑞合资失败后,斯巴鲁与庞大集团签订了合同,庞大出资买下斯巴鲁中国40%的股份。斯巴鲁的销量在2013年达到5.7万辆的巅峰,但随后便开始下滑。2014年,斯巴鲁的销量为5.45万辆,2015年为4.7万辆,2023年则降至1万辆左右。
为什么斯巴鲁的销量下滑了呢?这主要归咎于斯巴鲁的优势变成了其劣势。水平对置发动机虽然技术先进,但在民用车上并不明显,而且容易烧机油。全时四驱系统虽然在路面条件差时有用,但并不比竞品好太多,而且在被拖车时容易损坏。
此外,斯巴鲁品牌的定位是工具车,但维修保养的便利性和成本不如丰田等品牌。整车进口的身份使得维修成本高昂,配件稀缺,导致消费者逐渐失去兴趣。
此外,同一时期的庞大集团并没有给斯巴鲁提供多少帮助,反而因过度扩张而亏损。2023年6月,庞大集团正式摘牌退市,斯巴鲁也提出分手,买回了斯巴鲁中国的股权。
斯巴鲁再次成为独资进口品牌,并在年底的广州车展宣布将STi独立为品牌。然而,在百花齐放的市场中,斯巴鲁已经无法吸引普通消费者,而真正喜欢斯巴鲁的人也会自己找到渠道购买。
斯巴鲁不需要为眼前的销量下跌而悲伤,因为销量下降的空间已经不大了。
斯巴鲁森林人作为一款紧凑型SUV,拥有许多吸引人的特点。首先,它采用了全进口水平对置发动机和全时四驱系统,这些配置使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具有出色的稳定性和平顺性,尤其是在弯道上,过弯的流畅感让人难以忘怀。 舒适度是斯巴鲁森林人的一大亮点,车内空
在中国市场,斯巴鲁凭借全时四驱和水平对置发动机,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其优良的操控性和安全性也让斯巴鲁在小众车型中崭露头角。然而,斯巴鲁近期曝出的质量问题,让其品牌形象受到了一定影响。 据国家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网站报道,斯巴鲁旗下两款进口车型X
斯巴鲁森林人2010款是一辆性能出众的SUV,但它的外观设计却不太符合每个人的口味。尽管如此,这款汽车在驾驶体验和越野性能方面表现卓越。 首先,它采用了水平对置发动机,这项技术不仅使整车重心降低,还提高了操控稳定性,特别是在高速过弯时,侧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