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将详细介绍高原地区驾驶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高原地区气压低、空气稀薄、气候多变,内地人初到高原可能会出现胸闷、气短、头晕、易疲劳等高原反应。如果是驾驶员出现上述症状,应当靠边停车,短暂休息一会,不要活动、少说话,必要时吸点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症状会逐渐缓解。
其次,由于气压低,冷却水的沸点会降低。70-80℃的水温在内地是正常的水温,但在高原地区就已经算开锅了。在汽车上坡时要严格控制水温,一旦水温升高,发出故障灯报警时,应立即停车,掀开引擎盖自然降温,避免发动机长时间在高温条件下工作产生气阻现象。上坡行驶中不要完全依靠低速挡行驶,能加挡的路段尽量加到高一挡行驶。
此外,小型汽车在高原地区使用液压制动系统时,可能会出现气阻现象。在减速或停车时应注意提防,运用制动要适当提前,发现制动性能降低时,应停车检查,必要时应进行排气。
高原公路地形复杂,经常会遇到狭窄弯路、傍山险路,山洪暴发、高山落石、泥石流等不良路况。驾驶员处理情况要及时、果断,换挡操作要迅速、准确,行驶中不要过于靠向路边,应走道路的中间,还要随时注意路边交通标志及文字提示,遇有道路损毁需要通过便桥、险桥时,应在车下人员的指挥下单人驾车通过,以免因超载发生危险。
进入高原地区要做好必要的物资准备,包括常用的易损配件(水箱软管、点火线圈、分电器、汽油泵等)和常用药品、氧气袋、水壶、手电、地图、充好电的手机电池、食品、水、机油、工兵锹、牵引绳等。
高原地区的驾驶员常年奔波于条件艰苦的崇山峻岭之中,练就了过硬的专业驾驶技能,并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内地驾驶员在高原道路上行车,有什么事应尽量多与当地驾驶员沟通,寻求帮助。
由于空气密度小,含氧量降低,发动机进气量减少,会造成混合气过浓使汽车动力下降、油耗量增加,同时由于气压低,混合气在燃烧时不易产生爆震,可适当将分电器点火提前角调早(海拔高度每上升1000m,调早2-3度)。还可将火花塞电极间隙调小1mm,以提高发动机动力。
汽车在上过长、大坡道准备下坡之前,应在坡顶暂短停留,休息一下,并全面检查制动、转向、传动部分和车轮状态。气候特别寒冷时应用纸壳、报纸等将散热器挡好(指防冻液冰点较低或加水的车辆),以免因下坡车速快、发动机长时间低速运转使散热器冻结。换挡时要保证车速始终控制在发动机牵阻作用之内,以免长时间踩制动踏板,轮毂发热、制动效能降低。绝对禁止空挡滑行,更不准熄火滑行。当汽车行至坡底后,不要忘了拆除散热器遮挡物。
汽车进入高原后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轮胎气压也会逐渐升高,在汽车行至转弯或碎石路段时容易造成爆胎。在进入高原之后要经常检查轮胎气压,必要时要适当调低轮胎气压。
高原地区生活区分散、行驶路线长,有时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也很难见到人烟。一旦在途中遇到风暴、雨雪或车辆故障,就要被困在半路。因此,每天上路之前,要注意收听当地气象台(站)的天气预报,提前安排好当天的路程和食宿地点。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点停留或食宿时,要注意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入乡随俗。在与当地群众交谈时,应多询问一些善于当地气候特点、交通路况等,以便对下一段路程做到心中有数。
以上就是关于高原地区开车注意事项的全部内容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青藏高原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资源吸引了无数卡车司机。然而,高原地区气候多变、气压低、空气稀薄,因此,卡车司机在进入高原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如何有效应对高原驾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 首先,高反问题不可忽视。高原反
说起川藏线,大家往往联想到的是风景优美的“朝圣之旅”。对于很多卡友来说,川藏线是一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但其实际状况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可怕。如果想跑川藏线,需要注意什么呢?下面将为你详细解答。 首先高反并不是传说中的那么严重。进高原前,可以吃些红
自驾去西藏是一场浪漫的旅程,但要确保旅程顺利,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可以帮助您更好地应对高原环境。一、出行前注意事项 首先,选择合适的车辆至关重要。虽然小型轿车已足够,但在出发前务必进行全面的保养和检查,并确保油箱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