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机厂倾向于生产发动机而不是变速箱,并非因为变速箱技术含量太高,他们无法驾驭,而是因为开发和生产变速箱的性价比太低。
这和主机厂会分包几乎所有的注塑产品一样,供应商只要够好用且价格合理,自然会成为首选。当然,作为核心技术,一些发展较好、较大的汽车厂家都会生产自己的变速箱,不过论用得舒心,还是采埃孚、格特拉克、爱信等专业变速箱生产企业的产品。主机厂最重要的能力是整合资源,保证汽车能够严格按照计划生产。
为什么最终主机厂在变速箱和发动机之间选择了发动机呢?主要还是因为变速箱的可拓展性不算高而紧凑性高。可拓展性意味着更多的改装可能,这有利于汽车的分级,厂家往往喜欢在不同级别车型上使用不同的技术,以拉开价格空间。
比如,DOHC、FSI、Turbo、VTEC、i-VTEC、CVVT、VVT-i、AVS等发动机技术,大家一定耳熟能详。但变速箱却没能玩出这么多花样,关于其讨论多局限于干/湿双离合、无级变速、手动变速、自动变速箱。就拿自动变速箱为例,8AT还没闹起来就来了9AT,现在又蹦出了10AT,但除了挡位在变化,我们却很少再听到关于自动变速箱的其他花样。
为什么可拓展性不高,这和变速箱的紧凑性是正相关的,结构越紧凑往往意味着越难做出改动。改装行可以改发动机,但你什么时候听过给你把变速箱从六挡改到七挡的。再回到题头的问题,变速箱和发动机哪个的技术含量更高呢?这个问题其实没太多的可比性。
就像你不能说汽车安全车身技术就没发动机技术高一样,前者要是真扯起来,各种碰撞强度、耐疲劳强度、可焊接性、耐腐蚀性、耐氧化能力、动/静刚度水平各个都不是好惹的。当然,如果真要分高下,个人还是倾向于发动机。毕竟这货还有很多可能性,而且随着环保法规的加持,需要克服的技术难度会更大。
另外,从这二者的学术研究数量上也能够初步的区分出哪个需要攻克的壁垒更多。比如,在中国知网上,关于发动机的研究文献是变速箱的十几倍。不过我这只是从现实需求出发,不代表当今的技术水平,说白了就是人们对发动机要干的事有更多、更大、更高的要求。
最后说句题外话,其实大家没必要把这两者作为对立面来讨论,纠结哪个的技术含量更高,如果真要扯上关系,那还是讨论这二者的匹配技术水平可能会更有价值。
爱信8AT变速箱是一款性能出色的变速箱,具有众多优点。它的平顺性非常出色,在挂挡时几乎没有顿挫感,驾驶体验更加顺畅。这款变速箱采用行星齿轮和液力变矩器进行升降挡操作,取代了手动挡的离合器,提高了驾驶舒适性,减轻了驾驶者的负担。 爱信8AT变
林肯大陆车型使用了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这款变速箱采用了许多先进的技术,能够实现更加平顺的换挡和更高的燃油经济性。为了满足不同驾驶需求,林肯大陆还配备了两种不同排量的发动机,分别是1.7升涡轮增压发动机和3.0升双涡轮增压发动机。 其中,1.
汽车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交通工具,其核心部件包括发动机和变速箱。发动机被誉为汽车的心脏,负责产生动力;而变速箱则是汽车的大脑,调控动力输出。那么,变速箱和发动机哪个更昂贵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发动机作为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