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5年起,日产汽车开始在全球市场中陆续推出各种搭载代号为HR16DE的自然吸气发动机。
2011年,第二代HR16DE发动机问世,继承了前两代发动机的优良基因,并进行了部分升级改进。这款发动机采用了铝合金缸体和缸盖,气门室盖也是由铝合金打造,这样的设计在同级别发动机中并不多见。
第一代HR16DE发动机采用了液压控制的可变气门正时技术,采用静音正时链条驱动,不仅在发动机使用寿命内无需更换,也兼具了静音的效果。第二代HR16DE发动机则在第一代产品的基础上增加了排气侧的气门正时技术,双可变气门正时技术,让这款发动机重新回到同级别发动机的第一梯队。
HR16DE系列发动机一直采用歧管喷射,但在第二代及以后的序列中,日产将其命名为“双喷射”。虽然仍旧只有歧管喷射一种方式,但每个气缸对应的喷油嘴由一个增为两个,即每个气门都有与之对应的喷油嘴。这样做并非是因为日产不具备高压直喷的技术,而是为了在成本与性能之间做出平衡。
为了应对严苛的排放法规以及满足性能提升的需求,第三代HR16DE发动机引入了一些新技术。其中,镜面缸孔熔射技术是雷诺日产联盟掌握的一项替代发动机缸套的技术。通过等离子喷涂技术,在缸内形成一层0.2mm厚的喷涂熔射膜,这层熔射膜使得气缸内看起来像镜子一样能够映出影子。这项技术的应用使得全新一代轩逸上的HR16DE发动机的压缩比达到了10.8:1,因此动力上相较于前两代发动机有所提升。面对排放水平非常严苛的国六b,不少厂商会在尾气排放阶段增加一个颗粒捕捉器来满足法规的要求。
然而,第三代HR16DE发动机并没有采用这样的部件,而是通过其他技术手段满足了国六b的排放要求。
作为东风日产在国内的主力车型之一,轩逸在紧凑型车市场上一直有着不错的号召力。实用的空间表现以及没有明显的短板,让不少家庭购车者青睐于它。全新一代轩逸的家族化外观造型让人觉得非常动感,因此有些人对轩逸的动力表现也有更高的期待。然而,轩逸从来都不是一款以动力水平或驾驶乐趣为主打的产品,即便采用了最新的家族化设计语言,它依旧还是一台最合适的家用车。
在当今发动机小型化、涡轮化的潮流中,越来越多的车企在紧凑型车市场中开始采用排量更小、带有涡轮增压器的发动机。然而,这些变化是否真正符合消费者的需求?自吸发动机以其线性功率输出赢得了众多忠实拥趸,在严格的排放法规下,自吸发动机是否真的落伍了?
拆解汽车发动机是一项复杂且严谨的工作,需按特定步骤有序进行。在拆解前,务必做好充分准备,确保发动机完全冷却,排空冷却液和机油,释放燃油压力等。这些准备工作是拆解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拆解过程中,从外到内逐步拆卸是关键。先从拆卸发动机罩、空气滤
本田战神150是一款备受瞩目的摩托车,其核心动力源自于先进的发动机。拆解这款发动机后,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它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首先从外观来看,本田战神150和幻影150确实存在一些相似之处,但在细节设计上却有着明显的区别。 本田战神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