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的驱动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驱动方式在车辆性能、续航能力以及驾驶体验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表现。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电动车驱动方式,每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优缺点:
首先,我们来看后轮驱动。这种驱动方式是最传统的布置方式,适合中高级轿车和各类电动商用车。它有利于车轴负荷分配、汽车操控稳定性以及行驶平顺性。传统的后驱布局与燃油车的后驱形式基本一致,包括离合器、变速器以及传动轴等部件。不过,这种布局已经很少被使用,因为增加了车辆自重,影响了续航里程和动力性能。
而电机-驱动桥后驱布局则取消了离合器、变速箱以及传动轴等部件,将电机和减速器集成在一起。这种布局的优点在于占用空间小,传动效率高,可以灵活布置在前轴或后轴上,实现电四驱的效果。然而,它对电机的要求较高,需要较大的后备功率以应对爬坡和超车等工况。这种驱动方式通常应用于低速电动车,如老年代步车等。
其次,电机-减速器一体化后驱布局可以有效改善电机与电控之间的匹配协同作用,增加电机扭矩输出范围,提升车辆性能。例如,Taycan在车身中部布局了大容量电池,并在前后轴均设置了驱动桥,通过单独的PCU控制,后轴上使用了两挡变速箱。
而Model S则是高集成化的典型,将PCU、减速器以及电机整合在一起,降低了驱动部件的体积,使得车辆拥有大尺寸后备箱和前备箱,增加了实际可用空间。然而,特斯拉使用单速减速器,高速上节能性不如两挡变速箱。
再来看轮边电机后驱布局,这种布局将轮边电机和减速器集成在驱动桥上,减少了高压电器数量和线路长度,提升了效率。客车通常使用这种驱动形式,因为客车有较大的轮拱空间和较低的车身高度,轮边电机布局可以有效增加车内空间并方便乘客上下车。例如,比亚迪K9纯电动客车采用轮边电机布局,拥有一级踏板全通道低地板,增加了车内空间并方便乘客上下车。
最后,轮毂电机后驱布局将电机直接安装在车轮上,转向节为定子,这种布局理论上可以明显降低车辆动力系统的零件数量和体积,提高车内空间利用率。同时,电池可以更加自由布局,增加车辆续航。然而,轮毂电机面临密封、稳定性等问题,因为车轮在运作过程中会受到振动,过多的振动会使电机内部组件过早磨损,造成功率下降,甚至损坏等情况。此外,面对雨水的侵蚀,即便再好的橡胶元件,也会随着时间老化。因此,轮毂电机目前在民用车上普及较少,主要受碍于稳定性以及成本。
综上所述,每种驱动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局限性。目前最广泛使用的是一体化集成方式,这种布局不仅仅适用于后驱车,也适用于前驱车,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驱动方式。轮毂电机和轮边电机在民用车上普及较少,但未来如果能够解决稳定性以及成本等问题,纯电动车的发展将会更进一步。
洪都电动车的车架号通常位于车辆前踏脚板的盖板内,只需将盖板移除,即可清楚地看到车架号。此外,还存在一个电机号,通常位于后轮的外壳上。 电动车车架号的主要功能是识别车辆信息,它通常由17位数字组成。这17位数字包含丰富的信息,例如: 第1-3
电动车为何多选择后驱?这与电动车的类型和使用需求密切相关。虽然电动自行车也有前驱设计,但后驱电动车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前驱电动车,如某些日本常见的轻度助力自行车,其电动机功率小,电池容量有限,更适合短途出行。这种设计在日常骑行中能提供一
洪都电动车的车架号通常位于车辆前踏脚板的盖板内,只需取下盖板,便可清晰地看到车架号。此外,电机号一般位于车子后轮的外壳上。车架号对于电动车来说,就像是身份证对于人一样重要,它是识别车辆信息的关键。这个独特的编码由17位数字组成,每一位都承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