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区间测速是什么意思

2025-09-30 19:37 发布

区间测速是监管部门在同一路段上,选择一段距离,分别在入口和出口设立监控抓拍设备。

当车辆进入这一区域时,监控设备会对其抓拍,待车辆驶出该区域时,出口处的监控设备也会进行抓拍。通过计算两张照片的时间差,可以得出车辆通过该路段的平均速度,并判断是否有超速现象。

如何安全通行区间测速?区间测速是指在同一路段上设置两个相邻的测速点,通过测量车辆经过这两个测速点的时间来计算平均行驶速度,并依据限速标准判定是否超速。例如,某高速路段两个测速点之间距离是120公里,限速每小时120公里。如果车辆用1小时或更多时间跑完这段路程,那么其平均速度就低于120公里/小时;如果在1小时内跑完,则超速了。

变换车道是否会影响结果?区间测速采用车牌自动识别系统。在前后两个测速点的监控设备是分车道抓拍的,即使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从最左边车道变线到最右边车道,电脑系统也可以自动识别比对,不会影响区间测速的结果。

如何安全通过区间测速?区间测速一般采用“两点抓拍”的方法。在第一个测速点,如果车辆超过限速,会先拍照。然后在一公里后的第二个测速点再次进行测速并抓拍。如果两个测速点均出现同一辆车,系统会计算其行驶时间,并将预设的距离除以两个时间点的照片时间差,以判断平均速度是否超过限速。

总的来说,最安全的方法就是不超速。超速行驶不仅危险,而且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因此,遵守交通规则,安全驾驶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