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对一辆国产捷豹XFL进行过拆解,发现国产加长版车型的铝合金车门和后备箱盖被替换成了钢材。那么,国产捷豹XEL是否也会出现类似情况呢?让我们一起看看:
这辆捷豹XEL依然采用了全铝车身,80%以上为铝合金材质,并且使用了更高强度的铝合金,有效提高了50%的铝合金回收率和再生率。然而,国产捷豹XEL的车门和后备箱盖却未能幸免于难,被换成了普通钢材。这种“逢国产必减配”的情况再次得到了验证。
首先,我们拆解了捷豹XEL的前保险杠。可以看到一根与车身同色的铝合金防撞梁,厚度为2.92毫米,仅能覆盖车头的57.92%。这样的宽度显然不够,尤其在右前侧,放置了一个中冷器,如果发生低速偏斜碰撞,悬架、轮胎和中冷器将暴露在外,得不到任何保护。
此外,XEL的前防撞梁与水箱之间距离过近,溃缩空间不足,水箱受损几率较大。虽然前防撞梁和纵梁前段采用了铝合金材质,但仍然无法弥补整体防护能力的不足。
接下来,我们拆解了后保险杠。令人遗憾的是,这里并没有出现铝合金防撞梁,只有一根黑色的单层冲压钢板,厚度仅为1.65毫米,宽度能覆盖车尾的70.22%。然而,后防撞梁没有独立的吸能盒,所谓的“溃缩”完全依靠防撞梁自身结构,导致尾部防护能力大大降低。此外,由于没有吸能盒,后备箱盖也容易受伤。
尽管捷豹XEL的防撞梁和车身其他部位在用料上还算不错,但前防撞梁的宽度实在太窄,对左右两侧的保护有所缺失,低速小面积碰撞时吃亏不少。再加上全铝的引擎盖和前翼子板,维修费用不菲。
国产捷豹XEL的车门和后备箱盖全部由铝材减配成钢材。有人可能会说,这是因为铝材加工困难,国内没有相应技术能力。实际上并非如此,全球有五家公司能够制造和加工5754标号的铝合金,其中一家就在中国。即使国内没有相应能力,也可以依靠进口。而且车身其他部位,如引擎盖、翼子板和车顶都是铝合金材质。因此,减配的理由只有一个:为了省钱。
如果捷豹XEL的销量再好一些,可能会逐步投入资金研发,把其余部分都换成钢材。现在之所以没有换,要归功于惨淡的销量,量太小实在赚不回开模费。当然,有人认为换成钢材可以降低维修成本,但花着更贵的钱,凭什么就要买到比美国、欧洲更差的产品?我们被区别对待了,难道还要高兴地说声“谢谢”?
捷豹XEL和XFL在定位、动力、空间及内饰等方面存在显著区别。首先定位上,XEL更侧重于运动与操控性能,而XFL则更加注重豪华体验与舒适度。在动力方面,XEL搭载了2.0T高低功率发动机,高功率车型最大功率为250马力,最大扭矩365牛·米
说到豪华品牌中级车,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BBA的34C车型,这一市场长期被这三个德系品牌占据。其他品牌如沃尔沃、凯迪拉克和捷豹,尽管通过大幅降价试图突破这一局面,却很难撼动BBA的地位。这背后的原因不仅在于BBA的品牌号召力,还在于许多消费者
初次见到捷豹XEL,就被其独特的外观所吸引。车头设计十分有型,气场十足。尽管很多人将其与宝马3系进行比较,但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捷豹XEL在外观上更具吸引力。不过,尾部的设计略显普通,尤其是尾排尺寸较小,与运动风格的外观有些不搭,如果能改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