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产全新梅赛德斯-奔驰长轴距C级车在北京奔驰正式下线,成为北京奔驰“数字化、柔性化、高效、可持续”智造理念的集大成之作。
该车的下线不仅进一步丰富了北京奔驰的产品线,也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全新长轴距C级车的诞生,得益于北京奔驰全球领先的智能生产方式、生产设备和严格的质量管理。在北京奔驰智能生产核心地带,冲压、车身、喷漆、总装四大车间分别配备了高精度伺服冲压线、智能焊接机器人、全自动喷涂机器人和柔性合装线。此外,借助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生产运营360的数字生态系统,北京奔驰实现了与全球其他工厂的实时场景化沟通,确保了全新长轴距C级车的高质量生产。
数字化的质量管理体系是MO360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多种在线监测设备,能够进行高精度检测和大数据分析处理,提前预警质量风险。生产人员借助数字手段实时监控车辆生产状态,确保每一辆全新长轴距C级车的生产细节都得到严格保障。
全新长轴距C级车的生产线高度柔性化,能够在同一条生产线上实现上千种不同内饰组合,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同时,绿色节能贯穿整个生产过程。车身车间首次应用节能型热能回收系统,大幅减少了能源消耗;喷漆车间广泛应用干式喷漆、免中涂等绿色工艺,实现了危废零排放。
国产M254发动机也于同日下线,其诞生地发动机工厂同样展现了北京奔驰智能制造的精髓。M254发动机生产线配备了近200台先进机器人,对缸体、缸盖、曲轴三大发动机核心部件进行“微米级”超精密加工;数字化工具和监测系统实现了生产数据的实时监控和分析,确保每一个生产环节的质量。M254发动机还需经历冷试、热试等四个环节的严苛质量检测。

全新长轴距C级车和国产M254发动机的下线标志着北京奔驰在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方面的发展进一步提速。未来,北京奔驰将继续以品质为核心,以“数字化、柔性化、高效、可持续”为基础,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多高品质星徽座驾,并推动首都汽车工业持续向高精尖转型升级。
吉利帝豪4代自投放市场以来,累计产量已经突破了400万台,成为自主品牌中首个达到这一产量级别的燃油动力轿车产品线。根据公开资料,第4代帝豪2025款车型在设计上延续了现行版本的主要特征,采用了宽体车身设计和低重心结构,基于BMA模块化平台开
"奥迪A5的生产工艺对其整体品质具有决定性影响,从设计细节到机械性能的每一个环节都彰显了德系豪华品牌的核心竞争力。首先从视觉层面来看,其标志性的六边形进气格栅通过精密冲压工艺实现毫米级精度;矩阵式LED激光大灯采用注塑成型技术,配合激光焊接
宝马3系的生产涉及多个工厂,这些工厂遍布全球,以满足不同市场的生产需求。 在中国,华晨宝马是宝马集团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华晨宝马在中国拥有多个工厂,其中与宝马3系生产相关的工厂包括: 1. 华晨宝马沈阳铁西工厂:该工厂位于辽宁省沈阳市,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