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已经面世多年,但电池衰减问题依旧是行业痛点。
无论是新兴的电动车企业还是转型新能源的传统车企,都面临着电池衰减的挑战。尽管许多厂家为电池提供8年或12万公里的超长质保,消费者对于电池衰减和昂贵的换电费用依然充满担忧。
目前市面上的电动车电池主要分为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高,在低温下性能优越;而磷酸铁锂电池则更稳定、安全且成本较低,能量密度也接近三元锂电池。比亚迪是磷酸铁锂电池的代表,其刀片电池更是第二代超级磷酸铁锂电池。
电池衰减的原因在于锂原子每次充放电循环都会导致电极结构微小变化,当变化累积到一定程度时,电池性能就会下降。这一过程是不可控的,目前的电池技术无法完全避免。
电池过冷会导致反应迟缓,而过热则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电池温度平衡是延长电池寿命的关键。市面上的新能源汽车采用自然冷却、风冷、液冷和直冷等不同冷却方式。特斯拉和比亚迪在这方面都有独到的技术。
根据行业标准,电池循环次数达到500次时,电容量应不低于初始容量的90%,循环次数达到1000次时放电容量应不低于初始容量的80%。一般家用电动汽车每年电量损耗大约为总电量的2.3%,需要10-14年才能达到1000次循环。
因此,许多车企提供了8年或12万公里的电池质保。丰田和特斯拉则是明确提出“十年衰减10%”的车企。丰田的bZ4X承诺十年后电池容量不低于初始容量的90%;特斯拉ModelS在九年多的使用中,续航里程仅衰减了6%。
虽然车企普遍没有明确表示十年衰减的具体水平,但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拥有3000次循环寿命,纯电续航55公里版本的秦PLUS DM-I在使用10-15年后,电池衰减到80%;
纯电续航120公里版本的秦PLUS DM-I在使用20-30年后,电池衰减到80%。事实上,绝大多数企业都能实现十年衰减10%的目标。消费者真正担心的可能是电机是否能长期保持性能稳定。
当前,经销商对电池衰减的处理流程不够完善,消费者在更换电池时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为了延长电池寿命,合理充电策略非常重要。一般而言,将电量消耗到20%以下再充电更有利于电池寿命。
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产品开发方面,国内以磷酸铁锂为主;国外基本上是以三元材料为主;负极材料以石墨类材料为主。目前国外动力电池从18650向21700方向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根据特斯拉公布的数据,21700电池的能量密度在300kw/kg,比
特斯拉汽车的动力电池安培数因车型和电池类型而异。例如,2021款特斯拉Model 3标准续航后驱升级版的电池容量为250安培小时(Ah),这意味着该电池在一小时内能输出250安培(A)电流。 特斯拉不同车型采用的电池有所区别。最早的Road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车主开始享受驾驶的乐趣,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这些电动汽车的电池包在使用几年后需要更换和报废,那么这些废旧电池包最终去哪里了呢?它们对环境的影响又有多少? 电动汽车使用的电池主要是锂电池,这些电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