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就来拆解一下这辆车,从防撞梁开始聊起:
车身蒙皮方面,奥迪Q4e-tron和大众ID4、奥迪Q5e-tron一样,全都是冲压钢板,没有任何铝合金材质。要知道,以往即使是奥迪A3,引擎盖翼子板都是铝合金的,但这辆奥迪电动车居然没有采用铝合金减重材料。
在成本方面,这辆车的成本控制确实非常严格。30万的奥迪引擎盖居然是手动支杆,还没有隔音棉,也没有液压挺杆,成本压缩确实厉害。不过,还好双锁扣的设计还在,比大众ID4强一些。
在前防撞梁方面,奥迪Q4e-tron的双层冲压钢板防撞梁与奥迪Q5e-tron几乎一样,厚度为1.80毫米,能覆盖车头的72.22%。前防撞梁结构与大众ID4也非常相似,难道奥迪不应该用铝合金防撞梁吗?防撞梁与保险杠之间有一根行人保护泡沫,但内部并没有气压管和气压传感器,也就是说这辆车没有保护行人的引擎盖弹起功能。另外,这辆车的行人保护泡沫很薄,反观奥迪Q5e-tron和大众ID4算是正常水准。
前ACC雷达装在了杠皮上,有足够的缓冲空间,不容易损坏。和之前拆过的奥迪Q5e-tron、大众ID4一样,都有防止行人卷入的副防撞梁。副防撞梁也有吸能盒,并带有溃缩褶皱和打孔。散热水箱带有一个泡沫导风罩,和之前拆过的奥迪Q5e-tron、大众ID4相同。这辆车也有“卷帘”式主动进气格栅,和奥迪Q5e-tron、大众ID4一模一样,不得不佩服大众工程师的聪明才智,优化成本这块从来没输过。
“Shotgun”从A柱向前延伸,长度比较短,并没有采用当下比较流行的环抱式结构,而是选择了“硬刚”。另外,从“Shotgun”下方能看到一个塑料膜包裹的海绵包,没有零件编号,这个东西俗称“大礼包”,学名叫做“声学包”,用于NVH降噪。吸能盒也同样与Q5e-tron和ID4一样,都是截面呈圆形的超长吸能盒。
在后防撞梁方面,这辆奥迪Q4e-tron的后防撞梁是单层冲压钢板,厚度为3.60毫米,覆盖车尾63.1%的范围,结构、材质与之前拆过的Q5e-tron、ID4几乎一模一样。后吸能盒设计比较规整,带有溃缩褶皱。和之前拆过的Q5e-tron一样,后吸能盒螺栓也少了一个,降本增效水准直逼大众。和之前拆过的Q5e-tron、ID4一样,后吸能盒位置都要比后纵梁低,没有在一条直线上,不利于撞击力的传导。作为补救,特意在后纵梁下端焊接了一个传递力的加强件。后防撞梁凸出于后尾门,能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

总结来说,这辆奥迪Q4e-tron的防撞梁不仅与Q5e-tron保持一致,而且和大众ID4也是高度相似。以往的奥迪可都是高于大众,哪怕是同一平台,也有很多部件优于大众。可如今基本上是一模一样了,每次大众出现什么“降本增效”的新方法,很快就同步到奥迪。这些“老师傅们”的经验,对国内所有车企,都非常具有启发性!
在10万左右的预算内,想要找到底盘较高的车型,确实有不少不错的选择。首先,我们可以考虑SUV车型,这些车型天生底盘较高,适合走非铺装路面。例如,上汽大通MAXUS D60、捷途X70 Coupe、奇瑞瑞虎8、捷达VS7和捷途X90等。这些车
在10万元左右的预算范围内,想要选择底盘较高的车型,市场上有不少选择。其中,哈弗H6、吉利星瑞和长安CS55PLUS等车型都是不错的选择。 首先,哈弗H6作为一款自主品牌的SUV,其厂商指导价在9.89-15.7万元之间,非常适合家庭用车。
长安逸动的底盘表现相当不错,采用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挂和后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挂组合。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挂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有效过滤路面小幅震动,为驾驶者提供了平稳的驾驶感受。后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挂在承载能力和抗侧倾能力上表现出色,过弯时能提供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