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房是否有产权证?
拆迁安置房是指根据国家政策规定,对被拆迁户进行的安置补偿。凡是通过正规拆迁程序,由取得拆迁许可证的开发商开发建造的安置房屋,被安置人将来都能取得房屋的产权证,只是相对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取得。 安置房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政府分配的商品房或配购的中低价商品房,房产属个人所有,但五年内不得上市,五年后可办理房产证。 另一种是房产开发公司配购的中低价商品房,与一般商品房没有区别,可自由上市,可以按照程序办理房产证。 正常情况下,交房以后三个月内可以办妥房产证。需要持购房合同和安置协议以及身份证等要件,到房产交易中心办房产证,缴纳房价1.5%的契税和0.05%的印花税,此外是小额的手续费和杂费。一般一周左右就可以领取房产证,具体时间就在领证通知书上。由于拆迁安置房的所有权一般归属当地或区域房管所所有,所以房产证需要通过房管所来办理,需要按照现行的房屋平均售价的一定比例(大概是70%左右,不一定符合你那里的具体情况)缴纳费用,但是大都没有分户的土地使用证。
那么,拆迁安置房能否买卖呢?根据相关法规及政策规定,拆迁安置房屋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因重大市政工程动迁而建造的配套商品房或配购的中低价商品房。此类房屋产权虽属于个人,但在取得权的一定期限内不能上市交易。另一类是因房产开发等因素而动拆迁,动拆迁公司通过其他途径安置或代为安置人购买的中低价位商品房。该类商品房和一般的商品房相比没有什么区别,属于被安置人的私有财产,没有转让期限的限制,可以自由上市交易。
在民法典中,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组织、个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动产。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征收组织、个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动产,应当依法给予征收补偿,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征收个人住宅的,还应当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条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征收补偿费等费用。
第二百零九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
第二百一十条规定,不动产登记,由不动产所在地的登记机构办理。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制度。统一登记的范围、登记机构和登记办法,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
拆迁安置房产权归谁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主要是根据安置房登记簿上登记的产权人来判断。如果没有登记,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确权。对于夫妻关系存续期间面临房子拆迁的情况,安置房的划分需要根据拆迁房屋本身的情况而定。如果拆迁房屋属于夫妻共同财产,那么安置
拆迁安置房办理房产证需要三个月时间。具体依据拆迁安置合同中约定的登记期限而定。拆迁安置房为尚未建成房屋的,房产证应自房屋交付使用之日起90日内办理。拆迁安置房为已竣工房屋的,房产证应自合同订立之日起90日内办理。 正常情况下交房以后三个月内
拆迁安置房父母名字改子女的新政策如下:如果是市政工程拆迁获得的安置房,不能直接过户给子女,住房满5年并且取得房产证以后才能过户给子女;如果是房地产开发等原因取得的安置房,这类安置房跟商品房的性质是一样的,可直接过户给子女。 申请安置房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