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您的车辆被撞而对方逃离现场时,这涉嫌肇事逃逸行为,您应立即报警。警方将展开调查,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
肇事逃逸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行为人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现场的行为。
这不仅包括人和车都在事故发生后离开现场的情况,还包括弃车逃逸,即当事人将车留在现场,但自己逃离了事故现场。
在处理此类事件时,与交警的沟通至关重要。您需要与交警协商,确保事故责任认定书得以出具,从而固定证据。这将有助于您在后续的法律程序中维护自己的权益。
如果您购买了车辆保险,及时通知保险公司也是必要的步骤。保险公司将指导您进行后续操作,并在必要时为您提供代位求偿服务。这将减轻您在追讨赔偿过程中的负担。
请务必记住,面对肇事逃逸行为,您有权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通过及时报警、与交警协商和通知保险公司,您将能够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
当发生小的剐蹭事故后,如果对方报警,即使已经私了,交警仍然会根据法律规定进行处理。小剐蹭逃逸后对方报警,私了后交警还是有可能会扣分的。 在轻微事故逃逸的情况下,无论是否已经协商解决,法律都会要求当事人承担责任。轻微肇事逃逸,双方已经协商解决
在交通事故肇事逃逸的判定中,如果交通肇事者在发生事故后,为了逃避法律责任而逃跑,将面临严重的刑事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交通肇事逃逸的行为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此外,交通肇事逃逸的定义不仅仅局限
2014年12月15日,公安部发布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并从即日起至2015年1月20日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意见稿对伤人事故调查、鉴定意见审核等程序进行了调整,将道路交通事故分为财产损失事故、伤人事故和死亡事故。处理不同事故的交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