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蒸汽汽车出现之后,其速度慢、体积大且污染严重的问题使得更多的工程师开始寻求一种新型、高效的动力系统。于是,内燃机汽车应运而生。
1860年,法国发明家莱诺制造了第一台实用内燃机,这是一种单缸、二冲程、无压缩和电点火的煤气机,输出功率为0.74—1.47KW,转速为100r/min,热效率为4%。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了第一台四冲程往复活塞式内燃机,这是一种单缸、卧式的发动机,功率大约为2.21KW,转速为180r/min。
1882年,德国人戴姆勒制造出了自动点火装置(电火花点火),这使得汽油发动机得以问世。1885年,本茨制作出了第一辆内燃机汽车,尽管它是一辆三轮车,但已经具备了现代汽车的一些特点,如电火花点火、水冷循环、钢管车架、钢板弹簧悬架等。
戴姆勒和迈巴赫将四冲程汽油发动机装在了一辆四轮马车上,诞生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四轮内燃机汽车。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内燃机已经从当初的简陋不堪发展到了极致奢华,如奔驰E级和迈巴赫等高端车型。
内燃机的出现是世界汽车发展史上的一束光,为汽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内燃机汽车的发明者,本茨和戴姆勒被誉为“汽车之父”,他们的发明对汽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点击下列链接,您将与“汽车之父”的产品直接对线。
mercedes-benz.com.cn
汽车的发明是一个复杂且具有深远意义的过程,它涉及到多种思路和关键要素。要发明汽车,首先要有明确的动力来源思路。在汽车发展史上,早期人们尝试了多种动力形式。蒸汽动力是较早被应用于车辆驱动的,它利用水蒸气的能量推动机械运转。但蒸汽动力存在一些明
增程式汽车相比纯电动汽车重量增加主要体现在内燃机及其相关组件上。为了缓解续航焦虑,增程式汽车额外配备了内燃机。这一新增的动力装置本身具有一定的重量,同时与之相关的燃油系统、冷却系统等组件也会增加重量。这些新增部件在为车辆带来独特优势的同时,
摩托车的压缩比是指在燃烧过程中,气缸内气体被压缩前的容积与压缩后的容积之比。具体来说,它是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的比率。压缩比是衡量内燃机性能的关键参数之一。 在汽油机中,压缩比通常在6-10之间。压缩比越大,发动机的功率也越大,但并不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