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是:
柴油机的工作是由进气、压缩、燃烧膨胀和排气这四个过程来完成的,这四个过程构成了一个工作循环。活塞走四个过程才能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柴油机称为四冲程柴油机。
进气冲程:
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活塞在曲轴、连杆的带动下,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把新鲜空气吸进气缸,活塞到达下止点,进气冲程结束。
压缩冲程:
进排气门关闭,活塞在曲轴、连杆的带动下,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吸进气缸的空气被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活塞到达上止点时,压缩冲程结束。
做功冲程:
压缩冲程结束后,(进排气门仍处于关闭状态)喷油器将燃油喷进气缸,在高温、高压气体的作用下,燃油被压燃,气缸内产生巨大的能量,推动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曲轴飞轮组储存和输出能量,活塞到达下止点时,做功冲程结束。
排气冲程:
进气门关闭,排气门开启,活塞在曲轴、连杆的带动下,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将气缸内燃烧后的废气排出,活塞到达上止点时,排气冲程结束。在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产生能量,其他三个冲程都是靠曲轴、飞轮的惯性完成的。
拓展资料:
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汽车发动机大多是热能动力装置,简称热力机。热力机是借助工质的状态变化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
发动机为汽车提供动力。发动机还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机械、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和发电机组等各个方面。发动机种类繁多,其中四冲程发动机是最常见的一种分类。
四冲程发动机属于往复活塞式内燃机,根据所用燃料种类的不同,分为汽油机、柴油机和气体燃料发动机三类。以汽油或柴油为燃料的活塞式内燃机分别称作汽油机或柴油机。由于汽油和柴油具有不同的性质,因而在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上有差异。
1892年德国工程师狄塞尔(RudolfDiesel)发明了压燃式发动机(即柴油机),实现了内燃机历史上的第二次重大突破。由于采用高压缩比和膨胀比,热效率比当时其他发动机又提高了1倍。1956年,德国人汪克尔(F.ankel)发明了转子式发动机,使发动机转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1964年,德国NSU公司首次将转子式发动机安装在轿车上。
1926年,瑞士人布希(A.Buchi)提出了废气涡轮增压理论,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能量来驱动压气机,给发动机增压。50年代后,废气涡轮增压技术开始在车用内燃机上逐渐得到应用,使发动机的污染物排放、噪声和燃油消耗大幅度地降低,改善了动力性能,成为内燃机发展史上第四次重大突破。
按发动机在一个工作循环期间活塞往复运动的行程数,分为四冲程和二冲程发动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往复四个行程的内燃机称作四冲程往复活塞式内燃机,而活塞往复两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则称作二冲程往复活塞式内燃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四冲程柴油机
四冲程内燃机原理: 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过程包括进气、压缩、燃烧膨胀和排气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工作循环。在这一过程中,活塞需要走完四个行程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循环。 作为汽车的动力源泉,发动机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通常是一
cf一4柴机油是一种专为四冲程柴油机设计的机油。在国内市场上,大多数柴油机油都是以cf一4为主。 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进气、压缩、燃烧膨胀和排气这四个过程来完成的,这四个过程构成了一个工作循环。只有活塞走完这四个过程才能完成一个工作
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部件,它的工作原理是汽车能否正常运转的关键。汽车发动机包括汽油机和四冲程柴油机。那么,什么是汽油机和四冲程柴油机呢?它们的工作原理又是如何的呢?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首先,我们来说说汽油机。汽油机将空气和汽油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