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的氢能源汽车是这次盛会的一大亮点。据了解,共有3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参与服务,分别是丰田Mirai乘用车、丰田柯斯达中巴车和丰田-福田合作开发的12米大巴车。这些车辆在减排方面表现出色,每百公里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18.79公斤、47.01公斤和57.86公斤。此外,氢燃料电池汽车还具有更好的适应低温环境的能力,可以实现-30℃低温启动、-40℃低温存放和停机自动保护,大巴车续航里程可达400公里以上。
在氢能产业发展方面,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产业发展政策。冬奥会期间,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氢燃料需求量非常大,累计用氢约42.04吨。为了满足需求,环宇京辉每天为北京冬奥会提供1.5吨绿色氢能,通过专用的挂车运输,每辆挂车可储存4000m、约350公斤氢气。此外,环宇京辉还与京能集团合作,利用光伏、风能等产生的“绿电”进行氢气的制取工作,实现了“绿电制绿氢”。
在氢能产业标准制修订、加氢站建设流程、氢能安全保障机制等方面,北京市也取得了重要成果。例如,推动修订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加氢口》《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试验方法》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技术条件》等标准,并制定了国际首个手持火炬用氢燃料气瓶标准,确保了火炬绿色能源内核工业化生产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一致性。同时,推动完善了加氢站建设流程,明确了油氢合建站的审批流程,并创新了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确保了加氢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当前,北京市正在落实氢能和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积极推动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力争在“十四五”末期,建立起“技术自主创新、产业持续发展、区域一体协同”的产业生态,构建形成燃料电池汽车关键零部件和装备制造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