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
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是为了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而设计的,它包括曲轴的主轴颈、曲柄销、凸轮轴颈及中间轴(分电器和机油泵的传动轴)颈采用压力润滑,其余部分则用飞溅润滑或润滑脂润滑。
在发动机工作时,机油从油底壳经集滤器被机油泵送入机油滤清器。如果油压太高,则机油经机油泵上的安全阀返回机油泵入口。全部机油经滤清器滤清之后进入发动机主油道。滤清器盖上设有旁通阀,当滤清器堵塞时,机油不经过滤清器滤清由旁通阀直接进入主油道。机油经主油道进入五条分油道,分别润滑五个主轴承。
然后,机油经曲轴上的斜油道,从主轴承流向连杆轴承润滑连杆轴颈。主油道中的部分机油经第六条分油道供入,中间轴的后轴承。中间轴的前轴承由机油滤清器出油口的一条油道供油润滑。主油道的另一条分油道直通凸轮轴轴承润滑油道,此油道也有五个分油道,分别向五个凸轮轴轴承供油。
在凸轮轴轴承润滑油道的后端,也就是整个压力润滑油路的终端装有最低机油压力报警开关。当发动机起动之后,机油压力较低,最低油压报警开关触点闭合,油压指示灯亮。当机油压力超过31kPa时,最低油压报警开关触点断开,指示灯熄灭。
另外,在机油滤清器上也装有机油压力开关,当发动机转速超过2150r/min时,机油压力若低于180kPa,这时开关触点闭合,报警灯闪亮,同时蜂鸣器鸣响报警。
干式油底壳是一种用于汽车或卡车的润滑系统,它将润滑油储存在一个独立的油箱中,与发动机分离。这种设计带来了诸多优点: 首先,干式油底壳显著减少了润滑油的消耗和更换频率。在传统设计中,润滑油被储存在一个与发动机共享空间的油箱内,当发动机运转时,
润滑系统的油路是指将润滑剂输送至需要润滑的部位的一系列装置,包括给油脂、排油脂及其相关的辅助设施。 润滑系统主要功能是确保发动机和其他机械部件得到充分润滑,以减少磨损、提高效率和延长使用寿命。润滑系统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循环润滑系统、集中
不同车型的润滑系统存在显著差异。在油系统配置方面,东汽机组通常包括集装油箱、主油泵和辅助油泵,而上汽机组则包含集装油箱和交流润滑油泵。这些油系统的设计和配置直接影响了发动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集装油箱方面,上汽和东汽机组均采用集装油箱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