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它在保持相同功率的同时,通过扁线设计实现了体积更小,用材更节约,成本降低,甚至在保持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功率密度显著提升。理论上,扁线电机可以实现高达70%的槽满率,相较于传统圆线电机,提高了铜线的利用率和磁场强度。此外,扁线电机的内部结构优化了散热和热传导,降低了温度性能对性能的影响,有研究显示其温升比圆线电机低10%。
扁线电机在噪音控制上也有所突破,其刚性结构有助于抑制电枢噪音,并通过减小槽口尺寸降低电磁噪音。而且,扁线电机的端部设计更为紧凑,减少了铜材消耗,提高了系统效率。尽管扁线电机的高效区可能不如圆线电机明显,但其高效范围的拓宽则是其优势之一。
然而,扁线电机也面临着挑战。高速运行时的集肤效应问题需要在设计中解决,而对铜线材料的要求更高,国内供应商相对较少。扁线的加工难度大,精度要求高,这导致了设备投入大以及初期产品可靠性的问题。系列化设计的难度以及专利壁垒也是扁线电机发展的瓶颈。
扁线电机的生产工艺涉及线成型、纸成型和插纸等环节,其中关键技术在于发卡绕组的制作和焊接。扁线绕组电机的应用前景主要集中在小型化和高速化的发展趋势上,这与新能源汽车的高功率密度需求相契合,目前包括国内的比亚迪、上汽、北汽等企业正在积极研发。
通用汽车在扁线电机的研发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第一代Voltec的发卡绕组技术,到后来的Spark和Blot电机,每一代都在逐步解决技术难题,提升性能。这种稳健而渐进的改进策略,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总结而言,扁线电机具有显著的优势,但也需要克服技术挑战。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扁线电机有望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