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比亚迪DMi发动机的介入方式,作为宋PLUS DM-i的车主,我拥有丰富的使用经验。
经过大约5个月的驾驶,累计行驶7500公里,其中混动模式占了3600公里,并已完成首保。本文将分享我对于DMi系统运行逻辑的洞察,帮助您理解它如何做出动力选择。
首先,DMi系统基于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判断,如功率、速度、电量以及用户设定。系统将动力输出划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对应不同的运行策略。当用户选择EV模式,系统会单纯依赖电池驱动,而HEV模式则更为复杂,会根据电量、速度和功率变化智能切换动力来源。
1. 发动机介入时机: 在HEV模式下,当车辆功率需求低于14kw且速度低于40码时,电池会独立供电,而发动机仅在需要时启动。当速度超过40码时,发动机将参与,进入串联模式。如果功率需求增加,系统会切换到并联模式。
2. 电量与运行模式: 电量和HEV模式也密切相关。比如,电量充足时,即使速度较高,系统也会在适当时候切换回纯电模式,确保最佳能源利用。
尽管DMi系统看似复杂,但其实逻辑清晰。不过,它并不适合激烈驾驶,因为这种情况下电池和发动机的能耗无法平衡。关于充电控制,虽然可以实现,但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
最后,尽管DMi系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电池保电问题和发动机性能依赖于温度,但只要合理驾驶并设置SOC,这些问题可以得到缓解。总的来说,对于大部分日常驾驶,DMi系统提供了高效且经济的解决方案。
当然可以!比亚迪DMI车型在电池电量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实现纯电驱动。只要电池电量不低于预设的SOC(State of Charge,即电量状态)设置,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可以保持电机驱动,即使在高速行驶时(例如时速超过80公里或120公里以上)
如何让比亚迪秦DMI在长途旅行中更省油?在不同的道路条件下,应采用不同的驾驶模式。 短途旅行时,如果纯电动续航里程足以覆盖整个行程,建议直接切换到纯电驱动模式,以最大程度减少油耗。 对于长途旅行,如果纯电动续航里程与行程相比还很充裕,建议先
在高速上长时间馈电行驶,比亚迪DMI通常不会出现没电的情况。以宋Plus DMI为例,当行驶距离超过95公里时,发动机将会直接驱动车辆,智能保电系统会确保电量维持在25%左右,从而保证高速行驶的体验。 秦Plus DMI在高速行驶时,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