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1世界中,轮胎为何选择裸露无扰流罩的设计?其实,这并非单纯的技术优势,而是规则和传统限制的结果。F1自诞生以来,就遵循一套严格的技术规定体系,其本质并非追求极致性能,而是围绕规则进行竞争。例如,引擎排量受限、技术革新被严格约束,空气动力学设计也受到严格管控,导致诸如扰流罩这样的附加设计难以实现。
历史上的Mercedes-Benz W196 Steamliner尽管尝试过封闭式底盘,但最终由于种种原因,open-wheel形式在F1中得以保留。即使在60年代,虽然closed-chassis的设计曾被尝试,但并没有成为主流。Mercedes-Benz的streamliner项目由于未能适应赛道环境,最终未能普及。
F1的设计趋势更多是围绕减少轮胎带来的风阻,通过鼻翼和侧箱等结构来适应规则,而非扰流罩。在早期,LeMans等赛事则倾向于带扰流罩的设计,反映了其赛事性质和个人参与的差异。因此,F1轮胎的裸露设计,是规则与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而非单纯的技术追求。
能让 F1 赛车最快行驶的轮胎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需要根据赛道条件、天气状况和比赛策略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 在干燥理想的赛道条件下,软胎的抓地力和附着力非常强,能够让赛车在高速弯道中发挥出最大的优势,成为快速之选。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下,自
在F1赛车中,开放式轮胎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轮胎在高速行驶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开放式轮胎可以有效帮助散热。这不仅有助于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还能保证赛车在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性。另外,开放式设计也能够帮助制动系统散热,避免刹车盘过热导致制动力下
首先,F1赛车轮胎的规格非常独特,这是为了满足赛车在高速行驶时对抓地力和稳定性的严格要求。根据规则要求,所有轮胎必须带有4条连续的胎纹,深度至少为5毫米,间隔为50毫米。这样的胎纹设计有助于提高轮胎在高速行驶时的排水性能,同时减少爆胎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