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米勒循环发动机优缺点

2024-08-09 14:33 发布

在汽车科技的革新中,阿特金森循环与米勒循环发动机无疑成为了焦点。它们在混动时代的舞台上扮演着关键角色,但它们之间的异同以及为何成为混动发动机的首选技术,值得深入探讨。接下来,我们将逐一揭示这些技术的秘密。

首先,让我们了解阿特金森循环。作为早期汽油发动机的进化,它试图通过复杂的机械结构,实现膨胀比大于压缩比的目标,以降低油耗。然而,这种创新设计由于结构复杂和机械连杆过多,导致发动机性能受限,未能大规模生产。尽管如此,"少进气、多做功"的理念为后续的技术发展铺平了道路。

米勒循环的诞生是对阿特金森理念的进一步发展。1947年,美国工程师米勒通过电控装置,巧妙地控制进气门关闭时间,实现了相似的节能效果,但又避免了阿特金森发动机的局限。米勒循环技术包括“早关”和“晚关”两种形式,旨在减少泵气损失,降低油耗。

尽管两者技术相似,但阿特金森循环和米勒循环各有优缺点。它们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减少爆震、降低燃油要求和提升热效率,从而降低油耗。然而,这些优点也伴随着复杂的配气结构和潜在的机械故障风险,以及低转速性能的不足。在混动时代,这些技术被广泛应用,因为它们能巧妙地利用电动机在低速时弥补低扭,同时在中高速时发挥燃油效率的优势。

总的来说,阿特金森和米勒循环发动机的设计初衷是为了适应混合动力汽车的需求,它们在特定工况下的高效性能成为混动汽车成功的关键。尽管存在挑战,但它们的创新理念和技术应用在汽车工程领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