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哪些情况不构成肇事逃逸

2024-09-11 19:25 发布

对于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认定,法律有明确的规定。当交通事故发生时,以下行为将被认定为肇事逃逸:

  • 当事人明知事故,故意驾车或弃车逃离现场。
  • 当事人自认为无需负责,但未留下事故信息就离开。
  • 涉及酒精或无证驾驶嫌疑,报案后未按要求留在现场。
  • 虽送伤者就医但未报案,或留下虚假信息后离开。
  • 在调查期间逃避调查。
  • 离开现场后不承认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知情。
  • 协商未果或赔偿不足,未留下真实信息就离开。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以下情况不被视为肇事逃逸:

  • 双方无争议,同意自行协商处理并留下联系方式。
  • 为救治伤者而离开,随后报告事故。
  • 送伤者至医院后,因筹措费用短暂离开并同意返回。
  • 因自身受伤需救治离开,事后未报案。
  • 离开现场,但有证据证明不知情或未察觉事故。

对于申请法院取证、交通事故诉讼时效以及责任认定和赔偿调解的法律程序,也应根据相关法规进行操作。了解这些规定有助于确保在事故处理中遵循合法程序。

逸行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