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46型越野车(1958年至1963年)
北汽212的前身
长安46型越野车是长安汽车生产的最早的车型,它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北汽212的前身。抗美援朝战争之后,原来作为军用装备生产大户的四五六厂(长安汽车前生)产能不能完全释放,1957年,中央提出“军民结合,学会两套本领”的生产方针,以这个方针为指导方向,四五六厂的200多名工人在1958年面临资金不足、没有机床和模具的情况下,历时3个月,以威利斯M38A1为基础,逐个零件反复测绘仿制,终于试制出中国第一辆越野车——长江牌46型越野车。与此同时,中央兵工总局国营四五六厂更名为长安机器制造厂。
长江46型越野车搭载一台2.2升水冷式直列四缸汽油发动机,最高时速115km/h,每百公里油耗13.7升,最大爬坡度30度,车重1150kg,最大载重量440kg,可乘坐6人。虽然长江46型越野车当时还存在不少问题,但经过不断改进后,当年就生产了38辆。
长江46型越野车在批量生产前还进行了2.5万公里的道路测试。1959年,20辆长江46型越野车从朝天门码头装船运往北京,作为受阅方队领队车参加国庆10周年阅兵仪式。截止1963年停产时,长江46型越野车累计生产了1390辆。1963年底,根据上级指示,长安厂将该车图纸和技术资料一并转交给北京汽车制造厂,长江46型越野车为著名的北京212的研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标致302 Darl'mat(1937年)
仅生产53台
本届北京车展上,标致展台角落里有个不太合时宜的老家伙,它就是1937年标致经销商Emile Darl'mat在标致品牌赞助下推出的跑车系列,它拥有赛车级别的性能,售价却与普通敞篷版302完全一致,当年标致总共只生产了53台302 Darl'mat。
1936年巴黎车展上,标致首次展示了名为302的中型车,当时302作为301的替代车型出现,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它拥有比标致402更短的轴距、更轻的重量,搭载的发动机也更小。亮相一年后,标致302最终于1937年10月正式上市,由于当时标致202还并未被正式推出,因此302成为当时标致品牌中车身尺寸最小的车型。
车展上这台是诞生于1937年的敞篷版标致302 Darl'mat,它在外观上与普通版302的差异非常明显,敞篷版本前脸倾斜角度较小,巨大的镀铬前格栅与分离式四圆形头灯有着浓浓的赛车风格,前格栅标有“标致302”字样的盾形标识则表明了它的身份。取消掉高高的车顶后,标致302的车身曲线变得非常流畅,长前悬+短座舱的造型凸出了它妖娆的曲线,标志性的埋轮设计同样出现在了这台敞篷标致302上。据说当时这台302共有三种颜色可供选择,分别是代表法国国旗的红色、蓝色和白色。
除去外观,标致302 Darl'mat短小的座舱让它更具赛车基因,它的内饰谈不上什么设计感与豪华感,只能够满足人们对驾驶的基本需求,当时赛车座舱应用的基本都是这种设计方式。据了解,1937年三台配有73马力发动机的标致302 Darl'mat参加了勒芒24小时拉力赛,标致也在当年成为唯一所有参赛车辆都顺利完赛的品牌。
动力方面,普通敞篷版302搭载的是一台1.8L四缸水冷发动机,最大功率43马力,最高时速105km/h,与之搭配的是3速手动变速箱。与此同时,标致302还采用了前置后驱的驱动形式,后期车型甚至还配备了独立悬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