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 品牌活动报道] 2021年7月9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起,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共同举办的碳中和愿景下的技术突破——东风日产VC-Turbo超变擎300捐赠仪式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
● 捐赠仪式现场
活动现场,东风日产向上海交通大学捐赠全新可变压缩比涡轮增压发动机VC-Turbo超变擎300作为科研和教学用具,通过“产学研”高效协同,助力中国内燃机科研和学术水平提升,加强环境保护的探索和实践,引领内燃机未来发展和应用潮流,为碳中和目标达成贡献力量。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 国汽战略院副院长张旭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国汽战略院院长助理 汽车电动化中心副主任赵立金、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许敏教授、东风日产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辛宇共同出席了捐赠仪式。
● 碳达峰与碳中和
2020年,中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今年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并列入“十四五”规划,绿色低碳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旋律。从全球汽车市场来看,电动化趋势明显,尤其是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和增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但是,目前我国仍有80%乘用车是内燃机车型,如何在传统内燃机技术领域继续突破,尽可能地达成节能减排的目标,成为了摆在众多车企面前的课题。从产业政策和消费需求来看,更高效、更环保的发动机将是未来内燃机的发展方向和必由之路。
解读碳中和愿景下的汽车产业政策时,国汽战略院汽车电动化中心主任赵立金表示:“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是实现碳达峰目标及碳中和愿景的基础支撑,将成为‘十四五’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任务。不管是科研机构,还是汽车企业,都应加强低碳环保技术研发和应用,在实现碳中和过程中做出实际贡献。”
东风日产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辛宇表示:“面对能源、技术和产业的全新格局,我们积极响应,快速行动,大力推动内燃机技术升级和应用。我们希望通过产学研高效协同,助力中国内燃机科研和学术水平提升,加强环境保护的探索和实践,引领内燃机未来发展和应用潮流,为达成碳中和战略目标实现贡献一份力量。”
● 关于东风日产的新发动机
压缩比决定这发动机的效率,而此次推出的1.5L发动机,则是日常在可变压缩比技术方面的又一次突破。早在2018年,东风日产就国产了2.0L可变压缩比发动机,也是全球首款可变压缩比技术的发动机。
可变压缩比的概念其实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经过多年的研发和优化结构,终于得以在民用车市场量产。日产通过一套全新的连杆结构来实现压缩比改变,通过在活塞连杆上做文章,把传统的单连杆结构变为多个连杆连接的结构,利用控制转轴(偏心轴)改变多连杆系统,从而可以实现在工作中的压缩比改变。(关于日产可变压缩比的技术,我们之前也有文章进行了详细解读,点击链接查看)
关于新的发动机,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许敏教授对于VC-Turbo超变擎300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日产可变压缩比技术在提高发动机热效率方面,实现颠覆性创新。在环保化进程加速的情况下,VC-Turbo超变擎300具备轻量高效,与新技术协同等综合优势,正在快速崛起,将是中国市场主流动力选择。作为先进燃油动力的代表,VC-Turbo超变擎300将为学院未来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有力支持。”
编辑总结:
虽然电动化是大趋势,但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依然会是传统内燃机和电动机以及混合动力系统并行的情况,一方面受制于充电设备的普及,另一方面在内燃机领域,依然有可以开发的潜力。碳中和是全世界国家都在努力的方向,而高效的发动机,则是实现碳中和路上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