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观各具特色,家族化特征鲜明
[汽车之家 大型横评] 随着社会生活和汽车领域的多元化发展,同时,家庭人口结构和二胎因素的催化,许多家庭开始关注、并有意向购买或更换MPV车型。与此同时,许多车企也察觉到这一动向,并积极探索汽车领域新的增长点,在今年伊始先后推出了多款MPV产品。我们也在3月份对4款热门的中国品牌MPV进行过初步海选。不过简单的静态海选,让我们对这四款车型的表现了解得并不那么真切和全面,广大网友朋友也看得并不过瘾。因此,我们继续开展了四款热门中国品牌MPV的横评测试,在用户体验、日常模拟、试驾感受及性能测试等环节进行融合,力求展现的更加真实与全面。
本次MPV横评测试,我们选择了售价区间在13-16万元、关注度较高的四款中国品牌MPV进行全面的解析。这四款产品分别为新款宋MAX(以下简称宋MAX)、上汽大通G50、嘉际和传祺GM6。本期我们先介绍静态部分,包括外观造型、内饰设计、多媒体系统、储物空间、乘坐空间及后备厢空间等内容。(注:鉴于测试车提供车辆的方面的制约,文章中仅做这四款车的对比。)
■ 外观造型与车身尺寸
宋MAX在2017年9月正式上市,相比其它三者算是先行者了。不过随着该领域竞争的加剧,宋MAX推出了改款的2019款车型,进一步巩固其产品竞争力。新款的宋MAX同样坚持了家族化和年轻化的设计风格,Dragon Face的前脸设计十分耐看,LED灯组神韵十足,“手捧珍珠”的矩阵式布局讨人喜爱。
上汽大通G50采用了“智聚八方”的八边形大嘴式设计,下方的前唇处还采用了铲状的造型,整体风格犀利动感。虽然它的造型较为方正,但是不规则的形状及锐利的折线让它看起来并不平庸。当然,上汽大通G50在自动尊享版上配备了ACC自适应巡航,不过很遗憾,加入我们本次测试的车型(自动豪华版)并不具备。
嘉际的造型设计更加突出年轻和运动,扁而宽的造型风格很有跨界车的韵味。星河回纹的前格栅是其家族化的特征。远近光一体式的LED前大灯搭配LED日间行车灯,除此之外,嘉际比其它三者还多了自适应远近光灯和转向辅助灯,在漆黑的夜间行车会更有帮助。
传祺GM6采用光影雕塑3.0的设计理念打造,整体的风格稳重大气。家族式“凌云翼”前格栅层次感鲜明,并与矩阵式LED前大灯相结合。另外,其还具备转向头灯功能,可以在夜间行车时提前照亮“未到达”的区域,提升夜间行车的安全性。
车身尺寸方面,上汽大通G50在长度和高度两项数据上占优,传祺GM6的轴距则是最长的。更为重要的是,上汽大通G50和传祺GM6都采用了后排隐私玻璃,这在MPV车型中无疑是重要的加分项,其在保护乘客隐私及阻挡紫外线方面考虑得更为周到。
如果你的身上携带了传祺GM6的钥匙,在你下车离开时,它会自动进行锁车;而当你回来开车时,在打开车门前,它也会马上为您解锁。这一细节设置,颇具科技感与便利性。
◆ 外观小结:
外观造型方面,四位“选手”均各具特色,个人喜好也是因人而异的。嘉际在大灯功能及ACC自适应巡航上科技感更强,轮胎品牌和规格也有一定优势;传祺GM6和上汽大通G50的后排隐私玻璃对于中后排的乘客会更加“体贴”。
内饰:嘉际和传祺GM6更显档次
■ 内饰设计及用料做工
对于用户自身日常更多面对的内饰部分,其也是我们感官体验更为直接的部分。这里我们会对设计风格、用料和做工、人性化设计(实用性)等进行考量。
宋MAX的中控设计相对来说中规中矩,除了那块Pad式的大屏外,没有太过抢眼的设计,不过整体布局也不过时,在四款车型中其属于务实的家庭派风格。中控台采用了较软的搪塑工艺,并且还搭配了仿木制饰板,整体的用料和做工也还是可以的;另外,方向盘的手感也是较为舒适的。
在升起宋MAX的车窗玻璃时,它的前半段较快,而后半段是相对较慢的。相比其它没有这个功能的车型而言,在主观感受上会有那么一些高级感。
上汽大通G50的内饰采用大面积黑色进行搭配,部分区域加入银色饰板。中控台采用对称式的布局,并且带有一定的环抱感。材质方面同样采用了搪塑工艺及皮革材质,整体的用料和做工尚可。值得注意的是,仪表盘的时速表在左侧而转速表在右侧,与大多数传统的仪表盘设计正好相反,这也是需要适应的一个地方。
嘉际的内饰设计与布局采用了名为Full-Vison环抱式风格,整体的设计感和科技感都是相对突出的,另外其在人性化方面考虑的较为周到,比如副仪表台上下两层式的设计,既可以实现更多操作及承托手臂,又能满足日常的储物需求;挡把后方的杯座还具备制冷/制热功能。
传祺GM6的内饰采用深棕+米色的配色方案,整体风格温馨居家,两块12.3英寸的连体大屏更是颇为抢眼。有些不足的是中控台面的深棕色部分为硬质塑料搭配,并且方向盘的手感也是偏硬了一些。其最大的特点还是视觉方面的豪华感和档次感更显著一些。
◆ 内饰小结:
嘉际的内饰整体设计感强,人性化和实用性设计考虑周到;传祺GM6视觉效果和豪华感更突出,居家氛围浓厚;宋MAX和上汽大通G50则简约大方,两者所采用的搪塑工艺,在触感上更有亲和力。
多媒体系统体验及语音控制
■ 多媒体系统体验
宋MAX配备了一块12.8英寸的悬浮大屏,是这四款车型中屏幕最大的,更为重要的是它还支持电动旋转及分屏功能,具备如Pad般娱乐性更强的特点。它的功能信息给人的感觉非常丰富,给人探索性更强的可操作感。(注:由于其配备的是无法开启的全景天窗,因此在语音控制时无法对其进行操作。)
上汽大通G50的显示清晰度和触控灵敏度也还是可以的,不过相比传祺GM6和嘉际,在质感上还是稍逊色一些。该车搭载上汽阿里斑马智能互联系统,可实现在线音乐/导航、语音交互等功能。语音控制方面,对话柔和清晰,反应速度也是很快的。
嘉际配备了一块12.3英寸的悬浮式触控屏,界面设计合理简约,在显示清晰度和操作灵敏度方面均表现不错。内置的GKUL吉客智能系统支持在线音乐、新闻信息等功能。语音控制功能响应速度和识别成功率都令人满意。只是不支持CarLife等手机互联功能。
传祺GM6这块12.3英寸的触控屏,色彩艳丽并且操作灵敏度十分顺畅,在这四款车型中表现最佳。全景影像功能的清晰度表现良好,但相比于前两者,它不具备内置行车记录仪功能。其搭载的传祺祺云智能系统,可实现在线音乐/电台等功能,语音控制功能的识别成功率同样令人满意。
◆ 多媒体系统小结:
在画质感和流畅度上,传祺GM6更胜一筹,并且支持支持CarLife功能。嘉际的清晰度也不逊色,并且倒车影像支持3D显示。宋MAX的旋转大屏具备娱乐性强和信息量丰富的特点。语音控制方面,四者的识别成功率和反应速度都很不错。
储物空间及全景天窗规格
■ 储物空间展示
储物空间方面,嘉际和上汽大通G50两者储物空间的数量相对较多,并且尤以嘉际的实用性表现最好。另外,上汽大通G50、嘉际和传祺GM6还支持手机无线充电功能,嘉际和上汽大通G50的第二排座椅位置还有专门放置手机小储物格,非常人性化的设计。
■ 天窗规格表现
天窗尺寸对比(单位:mm) | ||||
车型 | 宋MAX | 上汽大通G50 | 嘉际 | 传祺GM6 |
长度 | 1210 | 1130 | 1150 | 1100 |
宽度 | 725 | 700 | 700 | 740 |
可开启 | —— | 450 | 490 | 480 |
采光面积 | 0.88㎡ | 0.79㎡ | 0.81㎡ | 0.81㎡ |
对于MPV而言,许多乘客似乎已经对常规天窗提不起兴趣,而全景天窗可以给第二排和第三排乘客更好的通透感。嘉际、传祺GM6和上汽大通G50均配备的是可开启的全景天窗,宋MAX虽然也是全景天窗,但是却无法开启,不过它的采光面积是最大的。
乘坐空间:嘉际和宋MAX
■ 乘坐空间及舒适性体验
看到第五页,或许有些网友对于信息量巨大的横评已经有些疲劳感了,喝口茶水起身活动一下,“广告之后马上回来”。因为接下来的乘坐空间及后备厢内容,才是MPV车型最值得关注和考量的部分。
其实,MPV车型的座椅布局形式有多种(如下表所示),而鉴于测试车提供等方面因素的制约,我们本次测试车型的座椅布局为标红的车型。
座椅布局形式 | ||||
车型 | 宋MAX | 上汽大通G50 | 嘉际 | 传祺GM6 |
座椅布局形式 | 2+2+2 2+3+2 | 2+3 2+2+3 | 2+2+2 2+2+3 2+3+2 | 2+2+2 |
注:体验者身高,“瘦子”176厘米,130斤;“胖子”173厘米,170斤。
宋MAX的7座版车型较MPV车型传统的座椅布局有些不同,它采用了2+3+2的布局形式。该车前排座椅在功能性方面的表现也还不错,同样具备了座椅加热/通风功能,主驾驶位座椅具备8向电动调节,且具备腰部支撑。另外,第二排采用连排座椅的它,乘客在进入第三排时会与其它三者有所不同,需要先将第二排座椅向前翻折。相对于第二排的独立座椅,在便利性上会打些折扣。当然,第二排的这种连排3座布局,属于一个日常偏家用的设定,相对来说这也是它的一个优势所在。
上汽大通G50的这台测试车为2+2+2的6座布局,主驾驶为座椅支持6向电动调节。值得注意的是,这台车在蜘蛛智选系统中选择了副驾驶座椅电动调节(4向),和前排座椅加热功能。该车在第二排和第三排位置均设置了ISOFIX儿童安全座椅接口,为二胎家庭考虑到非常周到。
乘坐空间:传祺GM6和大通G50
本次我们测试的这台嘉际采用2+2+2的6座版布局,座椅的舒适性表现不错,包裹性良好并且头枕还可以前后调节。
另外,嘉际的主驾驶位还带有两组记忆座椅,具备8向电动调节且带有腰部支撑功能;副驾驶座椅配有“老板键”;前排座椅均具备加热和通风功能,嘉际座椅的功能性丰富且表现良好。
横评测试中的这台传祺GM6为2+2+3的7座版车型。在这四款车型也是唯一采用真皮座椅的车型,其继承了日系派车型座椅舒适的一贯传统。米白色座椅不仅居家,而且充实柔软。不过在功能性的丰富程度上,传祺GM6不及前两者,其主驾驶位座椅支持6向电动调节,副驾驶位为手动调节,前排座椅带有加热功能。
座椅配置功能对比 | ||||
车型 | 宋MAX | 上汽大通G50 | 嘉际 | 传祺GM6 |
座椅材质 | 仿皮 | 仿皮 | 仿皮 | 真皮 |
主驾驶座椅调节 | 8向电动/腰部支撑 | 6向电动 | 8向电动/腰部支撑 | 6向电动 |
副驾驶座椅调节 | 4向电动 | 4向电动 (蜘蛛智选) | 4向电动/腰部支撑 | 4向手动 |
前排座椅功能 | 加热/通风 | 加热(蜘蛛智选) | 加热/通风 | 加热 |
其它功能 | —— | —— | 驾驶位记忆座椅 副驾驶位后排调节键 | —— |
◆ 乘坐空间小结:
乘坐空间尺寸对比(mm) | ||||
车型 | 宋MAX | 上汽大通G50 | 嘉际 | 传祺GM6 |
第一排腿部空间 | 880-1080 | 870-1080 | 870-1070 | 880-1080 |
第一排宽度 | 1475 | 1505 | 1530 | 1530 |
第一排高度 | 970 | 1010 | 970 | 990 |
第二排腿部空间 | 510-900 | 490-930 | 590-920 | 550-930 |
第二排标准腿部空间 | 695 | 755 | 695 | 845 |
第二排宽度 | 1455 | 1480 | 1530 | 1530 |
第二排高度 | 960 | 1000 | 960 | 980 |
第二排中间过道宽度 | —— | 210 | 180 | 220 |
第二排地板离地高度 | 400 | 450 | 425 | 420 |
第三排腿部空间 | 610-815 | 610-720 | 605-820 | 610-870 |
第三排标准腿部空间 | 712.5 | 665 | 712.5 | 740 |
第三排宽度 | 1290 | 1430 | 1415 | 1455 |
第三排高度 | 880 | 930 | 920 | 955 |
第三排坐垫高度 | 270 | 280 | 225 | 280 |
传祺GM6所采用的真皮座椅舒适性最好,嘉际和宋MAX座椅的功能性都很丰富,包括座椅加热/通风,主驾驶座椅8向电动调节(带腰部支撑),嘉际还具备记忆座椅等。上汽大通G50的第二排和第三排均配有ISOFIX儿童安全座椅接口。
后备厢空间展示
■ 后备厢空间
后备厢尺寸对比(单位:mm) | ||||
车型 | 宋MAX | 上汽大通G50 | 嘉际 | 传祺GM6 |
进深 | 330-1080-2030 | 410-1380 | 280-1300 | 360-1280 |
宽度 | 1060 | 1065 | 1200 | 1200 |
内高 | 860 | 920 | 770 | 1230 |
尾门开启高度 | 1860 | 1850 | 1800 | 1880 |
后备厢离地高度 | 745 | 710 | 860 | 630 |
电动后备厢 | ● | - | ● | - |
宋MAX可以将第二排和第三排座椅同时放倒,放倒后后备厢空间的平整性和拓展性是最好的,上汽大通G50的进深占有一定的优势,传祺GM6的后备厢空间更占优势,并且座椅收纳很实用。另外,宋MAX和嘉际均配备电动后备厢门,便利性和档次感更好。
后备厢实际使用演示
■ 后备厢实际使用演示
因为已为人父,我的家中也有了小孩,日常后备厢里常常备着购物包、儿童推车等居家用品。除了上述日常的后备厢空间体验外,我们就来采用一辆家庭常用的儿童推车,来更加真实地演示四台车后备厢的立体空间。当然,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我们肯定会把儿童推车折叠收纳,本次的试验仅是为了测试四台车后备厢空间的存储能力。
通过实际的演示,传祺GM6的后备厢空间还是很不错的,并且座椅可以进行收纳。如果乘坐人员较少的时候,宋MAX放倒二排和第三排座椅,可以放置更多或更大的物品。
★ 静态部分总结:
1.内饰方面,嘉际的造型布局和人性化设计更好;传祺GM6视觉上更居家、更有档次感;
2.多媒体系统方面,宋MAX的娱乐性更强;
3.储物空间方面,嘉际的在数量和实用性上均占有优势;
4.乘坐空间/舒适性,传祺GM6表现更好;
5.后备厢空间上,上汽大通G50和传祺GM6并驾齐驱,而宋MAX的拓展性最好。
6.售价方面,宋MAX更为实惠。
当然,除了静态部分的体验和感触外,我想大家也会非常关心它们谁跑得最快,行驶过程中谁最安静舒适,谁最省油等等。那么在下半部分的驾驶感受及性能测试中,您就会找到答案。(图/文 汽车之家 王亮 摄影/执行及协作 汽车之家分站团队)
底盘总览与前悬架
[汽车之家 大型横评] 在上期的静态部分,我们对这四款当下十分热门的中国品牌MPV车型进行了详细且全面的静态体验。而今天我们将从底盘、驾驶以及测试等环节,来看看它们的综合表现。作为四款新选手,它们的底盘细节和驾驶体验有着哪些区别呢?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按照静态与动态之分的话,底盘对比应该属于静态。不过众所周知,底盘结构、调校与驾驶感受联系十分紧密,因此我们将底盘对比放到了下篇为大家介绍。四款车型底盘均采用前麦弗逊式、后扭转梁式悬架组合,单看名字结构似乎相同,但当我们升起底盘看内容时,却发现了太多的区别。
● 底盘总览
从底盘的整体对比上咱能看到,四款车的副车架、前悬架布局、后悬架组成等都有区别,除此之外底盘防护、轮拱护板、油箱材质也都不一样,下面我们就从前悬架的结构开始为您对比介绍。四款车的前悬架都是麦弗逊式独立悬架,麦弗逊悬架是什么?它的优缺点在哪里?
● 前悬架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的优势众多,但支撑性方面不是强项,因此那些对操控、支撑有更高需求的车型如跑车、越野车会采用双叉臂或整体桥式前悬架。此外,为了提升悬架系统的侧倾刚度,抑制车辆在弯道内的侧倾,麦弗逊式悬架一般也会配防倾杆,这些结构组成了咱常见的麦弗逊式前悬架。
宋MAX前悬架防倾杆连接杆的位置在半轴的前方,下控制臂的结构为双层冲压钢板焊接而成,从结构来讲相比单层冲压刚性更强。下控制臂内配有一定的打孔,避免在受力过程中扭曲变形的同时还能减轻簧下质量,提高底盘响应速度。簧下轻量化就好比你穿的鞋子,其在保证了基本作用的同时,质量越轻运动越轻松。控制臂末端与轴承座项链的部分具备独立球头,如有损坏,可独立更换,有助于降低维修成本。
上汽大通G50前悬架的下控制臂、轴承座的材质为钢质,控制臂为单层冲压,内部打孔不是很丰富。控制臂与轴承座的连接处同样配有独立球头,有助于降低损坏时的维修成本。
嘉际前悬架的下控制臂、轴承座的材质为钢质,下控制臂的结构为单层冲压,内部配有丰富的轻量化打孔,下控制臂末端具备独立球头,。
传祺GM6轴承座为铸铝材质,相比钢制具备质量轻、耐腐蚀的特性,成本也更高。下控制臂也是双层冲压焊接结构,内部打孔面积与宋MAX接近,控制臂末端与轴承座连接处采用了独立球头。
四款车型的前悬架结构大体相同,但是从细节上咱能够看到布局、材质上的不同,可圈可点的是四款车型下控制臂连接处都具备独立球头,宋MAX与传祺GM6下控制臂采用了双层冲压焊接件,传祺GM6还应用了铝合金轴承座。
副车架、发动机布局与半轴
● 副车架
副车架可以看成是前、后车桥的骨架,悬架可通过它与车体(也可以是大梁)相连。前桥副车架常见的种类有元宝梁(也被称作“H”型副车架)与全框式副车架。元宝梁优势是重量更轻、结构更简单,成本也更低。全框式副车架结构刚性更强,能够起到更好的抵御、传递、分散碰撞力的作用。下面咱们来看看这四款车都用了哪种前副车架。
宋MAX副车架的横纵梁之间使用了较为丰富的螺栓固定衔接,横纵梁具备一定的刚性(区别于之后的嘉际),副车架与车身之间还配有加强件,用来增加其结构刚性,宋MAX的前副车架为全框式。
从细节来看,H梁(蓝色)与“纵梁”(黄色)并非一体式,衔接部分仅用一个小螺栓相连,“前横梁”(红色)刚性较小,用手可以掰动,可以说是“软”的,因此我推断黄色“纵梁”与红色“前横梁”只是支撑件,用来安装护板。从视觉来看嘉际是全框式副车架,但从刚性来说我认为嘉际的前副车架更倾向于元宝梁结构。
从功能结构上看,这四款车中宋MAX、上汽大通G50、嘉际、传祺GM6的前副车架采用了元宝梁结构,宋MAX的前副车架为全框式,并且还配有多个加强件,在结构刚性上宋MAX表现占优。
● 发动机与传动轴
刚有提到前副车架是车辆骨骼的一部分,除了悬架,发动机支承总成的后悬支撑也连接在副车架上,这四款车发动机的后悬支撑同样有些差异。
四款车型采用的都是横置发动机,宋MAX与上汽大通G50为正置式排气布局,排气管会绕过发动机底部远离驾驶舱,对提升冷启动热车效率有帮助,同时排气噪音对驾驶舱的影响较小,不过不利于发动机的散热;嘉际与传祺GM6为反置式排气布局,排气口在后的设计有利于控制发动机舱内部的温度,发动机高工况运行时具备更好的排气效率,但排气管靠近前围板,排气噪音更容易传递至车内,对隔音、抑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宋MAX、嘉际、传祺GM6采用了铸铝一体成型的油底壳,轻量化表现更好,不过该材质不及钢制材质韧性好,磕碰时易碎,后期维修成本较高;上汽大通G50是非一体式钢质油底壳,如有损坏后期维修更换相对方便。
此外,四款车型的横置发动机还有一个特点,两侧半轴长度不一样,可能会存在共振与扭矩转向(全力加速时因两侧半轴角度不同、传递扭矩不平衡而引起的方向跑偏)问题,咱们来看看这四款车为此都做了什么功课。
(因悬架布局不同,拍摄角度略有差异,还望见谅)
在抑制扭矩转向问题上,宋MAX、嘉际、传祺GM6的右侧半轴配有万向节,使两侧半轴角度保持一致;抑振方面,部分车型在半轴上加装了橡胶阻尼块,让半轴在全转速范围内都不会发生共振,谁的功课做得足上图一目了然。
制动系统、轮拱护板与后悬架
● 制动
聊完了动力部分,咱说说制动。四款车型前后车轮都具备四轮盘刹,相比鼓刹,盘刹刹车盘受热膨胀后几乎不会影响接触面积,且通风盘的设计有利于散热,此外刹车片摩擦损耗更为均匀,使用寿命更长,当然制造成本也相对高一些。对于乘用车来说盘刹的综合优势要大些,但不能说盘刹的制动效果一定比鼓刹更好,两者的施力结构不同,顺便为大家辟个谣。
四款车型的制动系统结构相似度很高,前后轮采用的都是单活塞浮动卡钳,作为拓展阅读咱多说一句(单侧)双活塞浮动卡钳制动系统,双活塞卡钳可以更有效地让制动压力传递到盘片上,对提升制动效果有正面作用。
● 轮拱护板
说完制动了,咱顺便聊下旁边的护板。宋MAX与嘉际的轮拱护板为玻璃纤维材质,相比上汽大通G50、传祺GM6的树脂材质护板,在受到沙石打击时,发出的噪音较小。
● 后悬架
四款车型的后悬架同样都是扭转梁非独立悬架,在此我们再为大家排个雷。一些不太专业或是别有用心的商家会将扭转梁结构描述成半独立悬架,以此区别于非独立悬架。扭转梁结构相比商用车常见的整体桥结构,对两侧轮胎出现的扭曲差异有一定的宽容度,但不是很大,白话说就是一侧轮胎经过障碍时,扭转梁结构对另一个轮胎的影响不及整体桥那么直接,从而舒适度表现要更好。不过从结构来讲扭转梁依然是非独立悬架,购车时不要被忽悠。
思路回到咱的对比车型上,四款车的后悬架名称也相同,但其实是两类常见的扭转梁悬架,第一类悬架由两个平行于车身纵轴且只提供纵向力的纵臂和位于车轮轴线附近的横梁组成,第二类悬架横梁的位置更靠近与车身的连接点,而且两根纵臂与车身的连接点是有一定角度。下面咱边看图边聊。
上汽大通G50也是第二类,该扭转梁上也有一定数量的打孔,与宋MAX不同的是并没有采用变截面扭转梁,内部也不具备扭力杆。
嘉际的扭转梁后悬架为第一类,扭转梁部分上具有多个打孔,调节扭转特性的同时,对轻量化也有积极作用,中间的扭力杆同样是加强、调节扭转刚性的元件。
这种悬架为了加强横向摆动控制,会在后悬架部分加入止推杆,该车止推杆为潘哈德连杆,结构区别于横向稳定杆、瓦特连杆,记住名称既可以致敬发明人,吹牛时还能显高端。
四款车型扭转梁有着不同的结构,车辆的扭转刚度并不能通过强弱来辨别好坏的,工程师会通过结构、钢材特质来调整扭转刚度,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让其符合产品的定位。
后减振器、弹性元件与底盘防护
● 后悬减振器与弹性元件
车辆行驶时,轮胎、减振器、减振元件、橡胶衬套等都会起到滤振作用,在此我们主要是观察四款车后悬架的减振器与弹性元件有什么差异。
四款车都采用了减振器+螺旋弹簧的组合,减振器存在一定的倾斜角度,可以在垂直间距有限的情况下加大减振器行程,对提升舒适度有帮助。悬架的舒适度与支撑性很大程度取决于减振器与弹性元件的特性调校,单从静态看不出来,需要驾驶体验,文后咱会介绍到。上汽大通G50与嘉际底盘下方配有限位橡胶块,避免极限状态下悬架与车身硬碰硬的撞击,宋MAX与传祺GM6没有。
● 油箱对比
宋MAX的油箱为钢制,上汽大通G50、嘉际、传祺GM的油箱材质为工程塑料。从安全角度来说两者都能达到标准,工程塑料在轻量化方面表现更好,其次制造时更容易塑形,能够应对底盘复杂的设计,因此当下越来越多的车型都采用工程塑料材质的油箱。
● 备胎位置
● 车底防护、其它细节
四款车型的前护板材质都是塑料,宋MAX与上汽大通G50为U字型护板,这与发动机的布局有关,这两款车的发动机都是正置布局,护板为下方排气管留出了散热空间;嘉际的面积最大,护住了整个动力系统;而咱们这辆传祺GM6只是在前包围后方配有一段护板,动力、传动部分没有配备额外的护板保护,表现欠佳。
宋MAX底盘平整部位有喷涂防石击涂层,部分横纵梁不具备,线路布局较为规整,没有暴露在外的部分。
上汽大通G50防石击涂层与宋MAX有些相像,平整部位有涂层,部分横纵梁没有喷涂到,保护面积一般。线路只采用了环形管进行包裹,不如下方的嘉际讲究。
嘉际底盘的防石击涂层十分全面,横纵梁、底盘平整处都有喷涂,此外排气筒的金属隔热板也得到了大面积的应用,油箱底部几乎全包。细节上,管线都使用了环形管+绝缘黑胶布进行保护,经过纵梁的部分还有护板,比较到位。需要提一下的是,嘉际对底盘电力管线的保护方式值得肯定,但使用耐久度、可靠性的高低不能过早下结论,有的车型在车体内部走线,因此也没必要在底盘处为电线做额外保护。
传祺GM6防石击涂层的喷涂不是很完善,横纵梁以及部分平整位置也未能被喷涂,管线的保护与上汽大通G50表现相当,采用环形管包裹。
◆ 底盘小结:
关于这四款车的底盘相信大家能够了解的比较清楚了,需要强调的是,底盘的刚性、耐久度等不光与结构有关,也与材质本身相关,以上结构分析可作为参考,关于产品质量的优良程度您还要多参考咱们的口碑系统以及长测文章,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可靠手段嘛。说到实践,下面咱就来聊聊它们的具体驾乘感受。
宋MAX和大通G50驾驶感受
●四款车开起来的性格迥异
通过前面的介绍,我们对这四款MPV的底盘也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底盘的表现就代表最终的驾驶感受吗?答案不是必然的,这与车辆的调校还有着很大的关系,接下来我们就从动态部分来感受它们的不同性格。在接近四天的横评时间内,我们在日常城市道路、早晚高峰、高速路段以及山路分别对这四款车进行了驾驶体验,这也基本涵盖了用户日常用车所能涉及的大部分道路状况了。
●宋MAX在三款双离合车型中换挡最平顺
在四款车中,我们先来说说在这个级别中目前销量最好的宋MAX的动态表现。2019款宋MAX对动力系统进行了重新调校,虽然它同样配备的是双离合变速箱,但是开起来相比嘉际和大通G50都更加平顺。
在我们整个驾驶过程中都没有明显的感受到变速箱换挡时的顿挫,即使在拥堵的早高峰,需要长时间的低速行驶,变速箱会时常在1/2挡之间反复切换,此时它也不会像其它两款同样配备双离合的车型那样存在顿挫感。宋MAX在变速箱换挡平顺性上,给我们留下了不错的印象,这种淡定从容的表现,对于普通的家庭用车来说十分友好,可见2019款车型在变速箱的平顺性上还是下了不小的功夫。
宋MAX上所搭载的这台1.5T发动机在普通模式下动力表现中规中矩,车开起来后动力系统表现的平平顺顺,给你一种很佛系的感觉。在试驾过程中,我着重体验了它在高速巡航和上山路段时的表现。在以100km/h的速度巡航时,发动机转速会保持在2000rpm出头,此时它较为舒缓的动力输出在面对超车时还是要预留出足够的提前量。对于一辆家用MPV车型来说,想到平时车上坐着自己的家人和小孩,我想你会很快适应这种平顺没有什么爆发力感觉。
在上山路段,面对连续的上坡以及弯道,它的动力就有点不太能跟上节奏了。此时将它切换到SPORT模式是最好的选择,发动机转速时刻保持在2000rpm以上,在这种“亢奋”状态下,动力表现有了不小改观。之前的平顺表现似乎是刻意而为,需要它亢奋的时候,它也能够鼓足劲儿的来表现自己,变速箱延后到3000rpm以上才会不情愿的升挡,动力输出比之前要相对的“猛”一些。在我们试驾过程中有一段持续的上山路段,宋MAX发动机的这种持续较强的动力输出在应对这样路况时是没有问题的。
●大通G50绝对动力够用但起步顿挫明显
大通G50采用的是1.5T+7DCT的动力组合,这也是目前在这个级别的MPV车型中十分常见的组合形式。那么它的实际驾驶感受如何呢?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大通G50在起步阶段变速箱的顿挫感是四款车型中最明显的,在日常起步时,变速箱会延后换挡时机,出现低挡位不升挡的情况,而当它升挡时转速控制的相对较高,在完成升挡动作后会带来比较明显顿挫。在这个阶段动力输出变得一股一股的并不连贯,相比其它三款车型,它在起步跟车或者低速行驶时并不是那么好把握。
在中段加速方面,大通G50却有着不错的表现,尤其是在城市高架环路这种限速在80km/h内的路况下,一脚油门下去,它的提速感还是有的,车速能够比较快的到达限速值。从感受来看,它在40-80km/h的中段加速上,在四款车型中的表现不错与嘉际很接近。
在日常加速时变速箱的换挡还是能够做到积极主动,这台1.5T发动机的动力表现不错,在我们这次测试中,对大通G50的高速路况体验最多,在乘坐四个成年人且后备厢拉上我们测试体验的设备后,它在接近满载的状态下,在高速超车时这台1.5T发动机还是能够带来那么点加速感的,但它在120km/h的速度下巡航时,车内的噪音在四款车型中也是最明显的,不过在中低速行驶时噪音控制的还算可以。
所以综合来看,大通G50动力系统的表现主要是起步和低速阶段动力输出不够连贯。变速箱的整体换挡速度偏慢,在动力衔接的连贯性还能够做得更好些。
嘉际表现出了不错的机械素质
●嘉际展现出了不俗的机械素质
这几年吉利汽车旗下产品的整体表现有目共睹,在此次横评的准备工作前,我对嘉际的驾驶以及测试方面的动态表现最为期盼。所以在横评测试刚开始的时候,我就迫不及待的抢先坐进了嘉际车内,来看看它是否能够满足我们对它的期待。
我们这台试驾车是1.5T MHEV车型,采用1.5T+48V轻混的组合,这套动力系统的综合功率达到了190马力,峰值扭矩为300牛·米,传动系统匹配的是7DCT变速箱。它的动力参数在四款车型中是最高的,当然了从实际的加速感受来说,它的动力来的也是最为直接,这在后面的加速测试环节得到了很好的证明。
对于一台配备双离合变速箱的车型,就先从它的起步阶段开始聊起吧,毕竟这是动态驾驶部分它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而且也能够更好的体验它中低速行驶时变速箱在平顺性方面的表现。嘉际在起步阶段双离合变速箱存在些许闯动感,而在1/2挡切换时也偶尔会有一些顿挫感出现。
在开启自动驻车功能后,由于它在起步阶段双离合变速箱结合偏慢,正常的缓慢起步还可以,一旦油门给的稍大一些,它的动力来的会有点多。在平时拥堵跟车时,给车内驾乘人员的感觉并不是那么好,所在起步阶段相比宋MAX和传祺GM6来说,还需要对油门踏板做到更精准的掌控。
变速箱一旦过了2挡以上,在换挡速度和平顺程度方面都表现出了不错的机械素质。不管是升挡还是降挡,它都能比较快速的完成,对驾驶者意图的领会还有平顺性上都表现不错。所以在面对日常的城市道路驾驶时,它的整体动力表现以及输出畅顺程度都没有问题。
在噪音方面,它的三缸发动机在中高转速下相比其它三款车型的噪音会偏大一些,平时驾驶时它和一台普通的四缸发动机相比并没有什么差别。刹车方面,初段有一点虚位,中前段的脚感有些许偏软,开始适应一下后面也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在我们这次横评的四款车型中,嘉际在驾驶辅助方面的配置是最齐全的,ACC自适应巡航、主动刹车、车道保持以及并线辅助等它都具备。并线辅助功能能够将车辆维持在本车道线内,在高速行驶时配合上ACC自适应巡航后,能够进一步降低驾驶难度,是一项十分实用的功能。
传祺GM6最为舒适及加速成绩
●传祺GM6上手容易也最舒服
介绍完前面三款配备双离合变速箱的车型,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搭载爱信6AT的传祺GM6驾驶感受究竟如何。因为之前有了更高级别车型传祺GM8的调校经验,相信传祺GM6在动态驾驶方面并不会让我们失望。
做进车内,较高的坐姿,横向宽大的中控台等都会让你有一种开大车的感觉,这才是MPV该给我们的味道和感觉。在动力方面,传祺GM6的动力总成调校在四款车型中的表现最平顺,它开起来有传统MPV的感觉。1.5T发动机动力输出平顺,与之匹配的爱信6AT换挡动作轻柔,并不会让你感受到它的存在。此外它的转向力度偏轻盈,对于女性驾驶者也十分友好,方向盘模糊的指向也是MPV车型的常见情况。
在市区驾驶时,它的提速表现比较轻快。产生这种感受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个是这台1.5T发动机有着不错的低扭表现,另外一个就是它的油门初段调校在四款车型中表现的更灵敏些,再加上前面我们提到的它偏轻柔的转向力度,让它的驾驶风格也自然的归到了轻松自在的一类。
在这里着重说一下它的变速箱表现,对于一台MPV来说,这台爱信6AT变速箱的表现没有太多可挑剔的地方,起步阶段也不会有顿挫的感觉,在面对走走停停的跟车时,它不会像双离合变速箱那样出现换挡不平顺的情况,为驾驶的平顺舒适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但是它变速箱挡杆在切换时阻尼有些过大,使用起来会比较费力。整车的隔音降噪在日常驾驶时没有问题,米其林PRIMACY4轮胎对于胎噪的控制比较出色,但是60km/h以上后,它的整体车内噪音在四款车型中属于中等偏大的一款。
在超过80km/h后的再加速能力上,受限于这台1.5T发动机自身动力和排量的限制,即使深踩油门,变速箱通过降挡拉高发动机的转速来配合你,但是整体的加速力道并不大,整体的加速感会趋于平缓。
综合来看,传祺GM6更加注重舒适的驾乘感受。悬架能将大部分颠簸化解在车厢之外,这点和更高级别的传祺GM8有点相似;所以不管是驾还是乘,它都能够满足您对这个价位级别MPV车型的期待。不足之处就是在急加速时发动机的噪音控制还能做的更好。
●谁是加速王?
在接下来的加速部分四款车的表现差异比较大,其中嘉际在初段的动力表现最为温和,变速箱的保护也是最明显的,基本上不允许拉高转速起步,只能简单粗暴的松开刹车然后一脚油门到底。而配备6AT变速箱的传祺GM6允许更高转速起步,它在起步阶段同样有着不错的加速感,它加速成绩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是它四挡才能完成破百,而其它三款车均为三挡,多换一次挡让它损失了不少的时间。
大通G50的发动机起步转速随着测试次数的增加从最高时的2200rpm左右到后来的只能保持在1800rpm;宋MAX在我们测试的10组成绩内,它一直允许在2200rpm左右起步,多组测试后也没有出现明显的衰减,0-60km/h的加速成绩在四款车型中是最快的,但它后段的加速能力要弱一些。
●省钱才是硬道理
油耗方面,在测试开始前首先将空调温度设定在23℃,风量2挡,我们选择的是一部分的晚高峰、城市环线高速以及普通的城区道路,虽然这其中高速路况偏多一些,但四款车的整体行驶路况十分接近,我们在四个小时的时间里共行驶了122公里左右,来测得它们的油耗表现。
在这四款车型中,嘉际的油耗的表现最好,48V轻混系统的加入立竿见影,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来说,更加经济的油耗表现往往在车型选择上会起到很大的决定因素。其它三款车型的表现就比较接近了,对于一款1.5T的MPV车型来说的话,百公里油耗在8L左右我认为是能够接受的,属于正常的范围内。
四款车刹车及噪音成绩
●底盘舒适性表现如何?
良好的乘坐舒适性离不开悬架的贡献,悬架的舒适性会成为消费者选车购车时的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尤其是对于MPV这类更加追求空间和乘坐舒适性的车型,接下来我们就来感受下这四款车的减振及其它细节表现。
传祺GM6的悬架表现是十分偏舒适性的调校,相比其它三款车型,它的乘坐舒适性表现最好,悬架面对大小颠都能够比较自然的化解掉,甚至会给你那么一点点越级的感觉,适合那些对于乘坐舒适性要求更高的消费者。
宋MAX悬架同样是偏舒适性的调校,但是没有传祺GM6那么软和舒服,路面信息传递到车内也会相对多一些,它面对路面接缝以及一些小的颠簸能够相对充分的化解,对于一些减速带或者突如其来的颠簸时,上下的跳跃感还是会稍显明显,综合来看,它的底盘表现在四款中属于偏舒适的一款。
在前面的底盘环节我们也能看到,嘉际底盘细节的处理在四款车型中是最好的,而在实际开起来,它传到车内的路感会比较多,但并不生硬,对于颠簸的处理是比较柔和的,在舒适性方面也有着不错的表现。
大通G50的悬架虽然同样是偏舒适性的调校取向,但相比其它三款车型给我的主观感受要更硬一些。刹车初段同样存在着一定的偏软情况,好在中后段的的表现还比较线性,更好的照顾到乘坐的舒适性。
●加速快也要刹得短才行
在刹车测试环节,四款车型中嘉际和传祺GM6达到了优秀的水平,其中嘉际在刹车初段的g值更是接近了-1.3g,刹车力度还是很大的,但随后波动也比较明显;宋MAX的整体表现中规中矩,大通G50在这个环节相对要弱一些,轮胎的差异对刹车成绩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在姿态控制上大通G50和传祺GM6的表现会更好些。
●谁的噪音控制的最好?
在噪音控制方面,宋MAX在中高速时的表现是四款车型中最好的,相信这与它更流畅的车头造型有着一定的关系。而大通G50虽然在怠速状态下表现最好,但在高速状态下它的表现就比其它三款要高出一些,这与我们在高速驾驶时的主观感受十分接近,它A柱两侧的风噪的确要更大一些。
■全文总结:
我们这次选择的这四款车可以说是目前中国品牌10-15万元区间内,最具代表性的MPV产品了,它们都是今年才上市的新产品,在市场上有着不错的关注度。为了让读者更加直观的了解每款车的特点,我们在最后对各个车的优缺点做一个简单的概括总结。
●传祺GM6:乘坐/后备厢空间占优;驾乘舒适性最好
传祺GM6不管是从乘坐还是驾驶的舒适性上,它的表现都是最好的。大气的造型兼顾宜商宜家属性,后备厢的空间和第三排座椅的翻折形式表现亮眼。但它的配置表现在四款车型中没有优势,价格却是四款车型中最高的。所以如果您对舒适性要求更高且预算相对充裕一些,传祺GM6更适合您。
●嘉际:档次感营造到位;加速、刹车及油耗成绩最优
从亮相至今它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关注度,在四款车中,它的内饰档次感营造到位,驾驶辅助功能也最为丰富,在储物的数量和实用性上表现更好。它在80km/h内轻快的提速感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此外加速和刹车成绩最好,油耗在四款车中有着绝对优势,价格方面则仅次于传祺GM6,如果您更看重驾驶辅助功能、储物实用性和油耗表现,那么嘉际绝对是你的“菜”。
●宋MAX中高速的静谧性最好/变速箱平顺性在三款双离合车型中表现优异
整体表现要更均衡一些,多媒体系统的娱乐性表现不错,空间拓展上也有着自己的优势,此外它双离合变速箱的平顺性和同级车型相比表现更好,在中、高速巡航时车内的噪音控制优于其它三款且价格上有着一定优势。所以如果车内静谧性和驾驶平顺性是您购车的主要考量因素,那么宋MAX可以考虑。
●上汽大通G50支持定制服务/价格有优势
大通G50优缺点最鲜明,它的内饰用料厚道,后备厢的空间表现与传祺GM6接近,在四款车型中属于中等偏上的表现,它的配色和配置都可以进行定制化选择,这是它相比竞品的一大优势。在驾驶部分它低速和起步阶段变速箱的顿挫明显,对于驾乘来说并不友好,在低速工况下的动力匹配上还有提升空间,它适合那些对MPV车型有需求但预算相对有限的用户。
通过上文的分析,大家在选车时还要更多的结合自身用车需求和对于价格的接受程度,相信通过我们的这次横评文章,您对这四款车的表现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文/图 刘东 王鹤璇 摄/协作 汽车之家分站团队)
四款车型参数配置表
四款车型参数配置表:
车型图片 | ![]() | ![]() | ![]() | ![]() |
基本参数 | 大通G50 2019款 1.5T 自动豪华版 国V | 宋MAX 2019款 1.5T 自动智联睿耀型 7座 国V | 嘉际 2019款 1.5TD MHEV DCT臻享型 | 传祺M6 2019款 270T 自动尊贵版(七座)国V |
厂商指导价 | 12.38万 | 12.99万 | 14.88万 | 15.98万 |
厂商 | 上汽大通 | 比亚迪 | 吉利汽车 | 广汽乘用车 |
级别 | 紧凑型MPV | 紧凑型MPV | 紧凑型MPV | 紧凑型MPV |
能源类型 | 汽油 | 汽油 | 汽油+48V轻混系统 | 汽油 |
环保标准 | 国V | 国V | 国VI | 国V |
上市时间 | 2019.02 | 2019.03 | 2019.03 | 2019.01 |
最大功率(kW) | 124 | 113 | 130 | 126 |
最大扭矩(N·m) | 250 | 240 | 255 | 265 |
发动机 | 1.5T 169马力 L4 | 1.5T 154马力 L4 | 1.5T 177马力 L3 | 1.5T 171马力 L4 |
变速箱 | 7挡干式双离合 | 6挡湿式双离合 | 7挡湿式双离合 | 6挡手自一体 |
长*宽*高(mm) | 4825*1825*1778 | 4680*1810*1680 | 4706*1909*1690 | 4780*1860*1765 |
车身结构 | 5门7座MPV | 5门7座MPV | 5门6座MPV | 5门7座MPV |
最高车速(km/h) | - | - | 190 | - |
官方0-100km/h加速(s) | - | - | - | - |
实测0-100km/h加速(s) | 9.61 | - | - | 10.89 |
实测100-0km/h制动(m) | 38.68 | - | - | 37.54 |
NEDC综合油耗(L/100km) | 6.9 | 7.6 | 5.9 | 7.4 |
实测油耗(L/100km) | 9.6 | - | - | 9.1 |
整车质保 | 待查 | 四年或10万公里 | 四年或10万公里 | 三年或10万公里 |
车身 | 大通G50 2019款 1.5T 自动豪华版 国V | 宋MAX 2019款 1.5T 自动智联睿耀型 7座 国V | 嘉际 2019款 1.5TD MHEV DCT臻享型 | 传祺M6 2019款 270T 自动尊贵版(七座)国V |
长度(mm) | 4825 | 4680 | 4706 | 4780 |
宽度(mm) | 1825 | 1810 | 1909 | 1860 |
高度(mm) | 1778 | 1680 | 1690 | 1765 |
轴距(mm) | 2800 | 2785 | 2805 | 2810 |
前轮距(mm) | 1560 | 1540 | - | - |
后轮距(mm) | 1570 | 1530 | - | - |
满载最小离地间隙(mm) | - | - | 165 | - |
接近角(°) | 15 | - | - | - |
离去角(°) | 21 | - | - | - |
车身结构 | MPV | MPV | MPV | MPV |
车门开启方式 | 平开门 | - | - | - |
车门数(个) | 5 | 5 | 5 | 5 |
座位数(个) | 7 | 7 | 6 | 7 |
油箱容积(L) | 50 | 62 | 52 | 52 |
后备厢容积(L) | - | - | - | 324-1100 |
整备质量(kg) | - | - | 1660 | 1660 |
发动机 | 大通G50 2019款 1.5T 自动豪华版 国V | 宋MAX 2019款 1.5T 自动智联睿耀型 7座 国V | 嘉际 2019款 1.5TD MHEV DCT臻享型 | 传祺M6 2019款 270T 自动尊贵版(七座)国V |
发动机型号 | 15E4E | BYD476ZQA | JLH-3G15TD | 4A15J1 |
排量(mL) | 1490 | 1497 | 1477 | 1495 |
排量(L) | 1.5 | 1.5 | 1.5 | 1.5 |
进气形式 | 涡轮增压 | 涡轮增压 | 涡轮增压 | 涡轮增压 |
发动机布局 | - | - | 横置 | 横置 |
气缸排列形式 | L | L | L | L |
气缸数(个) | 4 | 4 | 3 | 4 |
每缸气门数(个) | 4 | 4 | 4 | 4 |
配气机构 | DOHC | DOHC | DOHC | DOHC |
最大马力(Ps) | 169 | 154 | 177 | 171 |
最大功率(kW) | 124 | 113 | 130 | 126 |
最大功率转速(rpm) | 5600 | 5200 | 5500 | 5000 |
最大扭矩(N·m) | 250 | 240 | 255 | 265 |
最大扭矩转速(rpm) | 1700-4400 | 1750-3500 | 1500-4000 | 1700-4000 |
最大净功率(kW) | - | - | 130 | - |
发动机特有技术 | - | - | - | DCVVT |
燃料形式 | 汽油 | 汽油 | 汽油+48V轻混系统 | 汽油 |
燃油标号 | 92号 | 92号 | 92号 | 92号 |
供油方式 | 直喷 | 直喷 | 直喷 | 直喷 |
缸盖材料 | 铝合金 | 铝合金 | 铝合金 | 铝合金 |
缸体材料 | 铝合金 | 铝合金 | 铝合金 | 铸铁 |
环保标准 | 国V | 国V | 国VI | 国V |
变速箱 | 大通G50 2019款 1.5T 自动豪华版 国V | 宋MAX 2019款 1.5T 自动智联睿耀型 7座 国V | 嘉际 2019款 1.5TD MHEV DCT臻享型 | 传祺M6 2019款 270T 自动尊贵版(七座)国V |
挡位个数 | 7 | 6 | 7 | 6 |
变速箱类型 | 干式双离合变速箱(DCT) | 湿式双离合变速箱(DCT) | 湿式双离合变速箱(DCT) | 手自一体变速箱(AT) |
简称 | 7挡干式双离合 | 6挡湿式双离合 | 7挡湿式双离合 | 6挡手自一体 |
底盘转向 | 大通G50 2019款 1.5T 自动豪华版 国V | 宋MAX 2019款 1.5T 自动智联睿耀型 7座 国V | 嘉际 2019款 1.5TD MHEV DCT臻享型 | 传祺M6 2019款 270T 自动尊贵版(七座)国V |
驱动方式 | 前置前驱 | 前置前驱 | 前置前驱 | 前置前驱 |
前悬架类型 |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 |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 |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 |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 |
后悬架类型 | 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 | 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 | 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 | 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 |
助力类型 | 电动助力 | 电动助力 | 电动助力 | 电动助力 |
车体结构 | 承载式 | 承载式 | 承载式 | 承载式 |
车轮制动 | 大通G50 2019款 1.5T 自动豪华版 国V | 宋MAX 2019款 1.5T 自动智联睿耀型 7座 国V | 嘉际 2019款 1.5TD MHEV DCT臻享型 | 传祺M6 2019款 270T 自动尊贵版(七座)国V |
前制动器类型 | 通风盘式 | 通风盘式 | 通风盘式 | 通风盘式 |
后制动器类型 | 盘式 | 盘式 | 盘式 | 盘式 |
驻车制动类型 | 电子驻车 | 电子驻车 | 电子驻车 | 电子驻车 |
前轮胎规格 | 215/55 R17 | 215/55 R17 | 235/50 R18 | 215/55 R17 |
后轮胎规格 | 215/55 R17 | 215/55 R17 | 235/50 R18 | 215/55 R17 |
备胎规格 | 非全尺寸 | 非全尺寸 | 非全尺寸 | 非全尺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