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测试
三辆车的加速表现分为两派,iX3作为传统车企打造的电动车,加速时扭矩输出相对线性,并不会给人很突兀的感觉,连续的加速测试身体也不会有不适的感觉,但推背感也是三车中最弱的一个。Model Y和ES6因为前后双电机的布局,输出功率和扭矩也要比iX3更大,所以加速体验更直接,大扭矩输出时推背感十分猛烈。相比Model Y,ES6的功率更大、车身更重、悬架更软所以在测试中的体感最为“刺激”。
●刹车测试
加速表现落后的iX3,没能在刹车项目中找回颜面,38.24米的成绩虽然不差,但对手更强。Model Y和ES6分别是36.64米和36.36米,在成绩上差别不大,但体验上Model Y的稳定感更好,ES6的体感姿态比较夸张,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车身惯性与车轮制动力之间的博弈。
●麋鹿测试
宝马ix3在麋鹿测试中它的表现非常中性,车手所做出的动作,车辆不仅能给出预期内的反应,而且路面信息以及抓地力极限的变化都能真实的传递给车手,使车手能够更加精准的作出判断以及操作动作,虽然电子辅助系统的介入并不积极,但强度以及延续性都能帮助车辆保持行驶轨迹,最终测试成绩为:70.8km/h。
Model Y的表现有些太过敏感,主要问题还是转向比过于紧密,哪怕是职业车手,都需要更多精力来控制转向速度与幅度,并且车辆在从A区到B区的过程中所给到的各种信息极为模糊,在快速重心转移后,车身的滑动也是3车中最为明显的,而当车辆滑进B区后,电子辅助系统则会非常强烈的介入,这种方式虽然能帮助车辆回到稳定状态,但却极生硬的打破了车手的驾驶节奏,需要大幅度的修正方向给予配合,才能顺利进入C区,最终测试成绩为:73.5km/h。
主观感受最差的蔚来ES6,在麋鹿测试中,车辆的响应速度极慢,并且车手能收到的反馈信息很少,从A区进入B区时车身侧倾很明显,方向盘的指向性是3车中最差的,需要车手找到提前量才能顺利进入B区,而电子辅助系统介入的时机也较晚,介入后对车辆行驶轨迹以及车速的控制都很有限,这也导致车辆从B区进入C区的难度更大,最终测试成绩为:71.8km/h。
●噪音测试
三辆车的噪音表现差别不大,各方面的噪音控制与自身定位也比较符合,需要单独说明的是Model Y虽然在噪音数值上与另外两车差别不大,但在实际体验中,对风噪的控制是三辆车中最差的,相信这与其使用无框车门有一定的关系。
●滑轮组测试
因为iX3为后驱车型,所以没有参与滑轮组测试,Model Y和ES6在滑轮组项目中的表现基本一致,同轴打滑和交叉轴打滑都可以轻松通过,到单后轮有附着力时,通过就会相对困难一些,好在也都能脱困,最后单前轮有附着力的情况两车都没有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