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能覆盖,问界仍占优势,理想不遑多让
对于城市领航智驾而言,最影响体验的指标无疑是覆盖度,也就是智驾功能的可以开启的里程占比,它的高低直接决定领航“能不能用”。
城市领航辅助可用里程占比 | |||
测试时段/车型 | 小米SU7 | 问界M7 | 理想L6 |
雨夜 | 78.2% | 99.2% | 97.5% |
平峰 | 85.9% | 98.9% | 98.9% |
晚高峰 | 85.9% | 99.2% | 99.2% |
这一项上,理想对问界紧追不舍,都在99%左右,距离100%只有一步之遥了。这两款车的智驾都用上了无高精地图方案,脑子灵活不挑路,领航基本全程都能开,即便在一些复杂路段短暂请求接管,当危险解除以后,领航马上就能恢复。从实测表现来看,全国都能开的宣传语,应该没什么水分。
而小米SU7(参数|询价)由于暂时还在使用轻图方案,依旧需要一部分高精地图数据做参考。这就导致它的使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在我们测试的时间点,小米的城市领航辅助只有包含北京在内的十座城市可用。测试中,它的开启里程也只有80%左右,断点比较多,有些影响使用体验。
有段特殊的路不在智驾覆盖范围内,让气氛有些尴尬:在路过小米工厂门口时,我们本期待着SU7来个衣锦还乡,然而NOA启动的提示音始终没能响起。
有意思的是,亦庄天街南侧的这段路,第一天晚上还无法开启领航,第二天白天我们再次路过时就可以了,帮助小米把开启里程提升了7.7个百分点。如此快速的反应,我们猜测要么是小米在夜间环境的发挥不好,要么就是它具备路线学习的能力,在第一遍经过之后快速分析,连夜消化了知识点。
接管频率也是关乎智驾体验的重要因素,接管越少,智驾体验就越流畅。这一项上,问界一马当先,三轮测试,平均接管为3.7次。理想要明显更多一些,平均接管达到6.7次,而小米的平均值达到10次,相对来说是最频繁的。细分接管类型会发现,三辆车都是因为领航功能断点导致的接管最多,并且都遇到了危险操作导致的驾驶员主动接管,小米和理想额外还有效率接管和违规接管的问题。下面我们就结合具体场景一个一个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