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性评价表现
外形设计讨人喜欢
AION Y提供了丰富的颜色选择,但这辆天青色肯定会获得很多“老炮儿“车迷的喜欢,因为看上去与海湾石油的配色有些类似。
海湾石油是最早参与赛车赞助的企业之一。1966年,海湾石油赞助的福特GT40在勒芒耐力赛中一战成名,而GT40身披的橙蓝色涂装也获得了厂商与车迷的疯狂追捧,时至今日,海湾石油涂装仍旧是最为经典的赛车涂装之一。
AION Y全系标配LED头灯,夜间的照明效果不错,灯组的整体造型比较夸张,富有张力,对于年轻的消费者来说,这种设计可能比较讨好,但对于相对保守一些的消费者来说,可能就不是那么受欢迎了。
从侧面可以看到,AION Y的A柱倾斜角度很大,基本从前轮正上方就开始向后延伸,两侧也设计有三角窗。这种设计一方面可以扩大座舱的空间,一方面也可以提升驾驶时视野的开阔感。
Tips:美国UTQG(统一轮胎质量标志)对轮胎的胎面耐磨指数进行了规范性表述,也就是轮胎侧面的Treadwear标记,Treadwear 100为标准轮胎在测试路段连续行驶30000英里(48000公里),磨损至标记点(轮胎凹槽凸点)。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观察一下自己轮胎的耐磨指数和实际路况的行驶里程,来推测一下,这套麒麟990大约能行驶多少公里。
测试车的主驾门把手上设计有一个小的三角装饰,但并不是无钥匙进入功能,AION Y全系都没有装配无钥匙进入功能。弹出式门把手的样式确实很炫酷,如果能在靠近时自动解锁的话可要比拿出钥匙按一下要优雅得多。
AION Y的整体造型设计圆润可爱,细节的点缀也足够到位,但当我们在进行缝隙测量时,发现测试车的尾门装配有一定偏差,与两侧并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其他位置均无异样,这一点也会体现EV AH-100打分中。
空间表现绝对亮眼
测试车装配了仿皮座椅,虽然用料一般,但在座椅的配色上也是下了一番功夫,黄色网布装饰、灰色打孔皮、黄色缝线、压印标识这些通常出现在豪华品牌上的元素全都可以看到。
AION Y的座椅相对比较平整,包裹性一般,座椅的填充物比较柔软,舒适度不必太过担心。后排座椅的配置多少有点让人意外,作为一款主打空间实用性的车型,没有后排中央扶手也就算了,没有后排中央头枕实在是不应该。
AION Y的前排座椅放倒后可以与后排座椅连接在一起,这是之前我们在一些本田的车型上见到过的设计,小情侣去山上看个星星或者用屏幕看电影坐在后排都足够惬意。不过因为副驾座椅不支持高低调节,所以结合处的平整度不如主驾。
身高175cm的体验者在前后排都能获得非常宽敞的乘坐空间,后排中间位置的地板基本纯平,空间也十分宽敞,中间位置乘坐的感受也不局促。在EV AH-100的评分中,AION Y的第二排空间是满分。只是没有头枕这件事让人坐起来有些不放心,一个头枕的成本并不高,建议厂家还是给加上吧。
AION Y的储物空间主要集中在前排,大的储物格,小的储物槽都可以收纳随手的一些物品,但后排的储物空间就很少了,只有门板上的储物槽。这也导致了AION Y在车内储物空间这个项目上得分不高。
后备厢灵活性是AION Y的另一个亮点,后排座椅支持4/6比例放倒只能算是常规操作,地板支持高低调节才是亮点,不论是想拉长的、高的还是粗的、胖的,AION Y都可以满足。因为后备厢没有标配遮阳帘,所以建议大家还是贴个深色的膜,避免出现砸窗盗窃的情况。
舒适性评价 | 分值 | 得分 |
---|---|---|
空间 | 12.00 | 6.70 |
前排空间 | 25.00 | 17.00 |
第二排空间 | 25.00 | 25.00 |
第三排空间 | 20.00 | 0.00 |
装载空间 | 15.00 | 0.00 |
空间变化 | 10.00 | 6.00 |
车内储物空间 | 15.00 | 9.00 |
空间感 | 10.00 | 10.00 |
配置 | 7.00 | 5.60 |
配置 | 70.00 | 56.00 |
工艺质量 | 3.00 | 2.75 |
外部质量 | 15.00 | 14.50 |
内部质量 | 15.00 | 13.00 |
人体工程 | 5.50 | 3.30 |
座椅舒适性 | 35.00 | 18.00 |
操作便利性 | 20.00 | 15.00 |
儿童座椅 | 1.00 | 1.00 |
儿童座椅安装便利性 | 10.00 | 10.00 |
车内噪音 | 1.50 | 1.50 |
车内噪音 | 15.00 | 15.00 |
噪音感受 | 1.00 | 0.50 |
噪音感受 | 10.00 | 5.00 |
总分 | 31.00 | 21.35 |
AH100 得分:17.22 (占比:25.00%,计算规则:得分/总分*占比) |
噪音测试
如果单就噪音数值来看,AION Y的噪音表现确实够漂亮,每一项都要比推荐值低一些,但体感的噪音其实并不小,已经能够影响到驾乘的舒适体验了。
动态评价表现
绝对不突兀的电动机
AION Y装配永磁同步电动机,最大功率184Ps,最大扭矩225N·m,对于一辆紧凑型SUV来说,这个数据并不算弱,再加上电动机输出直接的特性,你是不是有些想法了?打住!这可是一辆家用车,线性才是它的诉求。
AION Y提供节能、普通、运动和单踏板四种驾驶模式选择,其中节能、普通和运动模式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绝对动力的输出上,同样的动力踏板深度,在三种模式下会获得不同的车速,整体的加速感受差别也比较明显,但即便是运动模式将动力踏板踩到底,加速度的增长也足够线性,没有任何突兀的感觉。单踏板模式下,车速和动力踏板深度直接相关,加速和减速的变化也是以线性为主,即便是初次上手,也不会有难受的感觉。
加速测试
加速测试中,AION Y不支持弹射起步,使用松开刹车后直接动力踏板踩到底的方式可以获得最快的加速成绩,起步阶段动力输出柔和,不会因为扭矩过大突破前轮抓地力造成打滑,加速全程的推背感变化十分线性,没有任何突兀的感觉。从最终成绩来看,中途加速的能力偏弱,“零百”加速的水平也是刚刚及格。
驾乘舒适度有待提升
AION Y实用了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这也是大多数讲求性价比的紧凑型SUV的选择,当然,扭力梁后悬架对车内空间侵占更小,也更有利于车内空间的利用。
AION Y的驾乘感受并不算舒适,特别是行驶在颠簸路面的时候,减振器的标定偏硬,路面的振动几乎都会传入车内,好在底盘部件连接的胶套还算厚实,驾乘人员所能感知到的振动并不会特别的生硬和突兀。
AION Y的转向手感变化线性,力度也不算沉,车头对于转向的响应速度很快,虽然指向性一般,但在城市中驾驶时,整体的灵活性和轻盈感都足够让人满意。
AION Y的行驶噪音整体比较大,虽然缺少了发动机的声音,但行驶时的风噪和胎噪都很明显,特别是胎噪,因为轮胎的胎面比较硬,所以噪音会大一些,对于驾乘人员的舒适度影响不小。
动态评价 | 分值 | 得分 |
---|---|---|
发动机 | 8.00 | 5.60 |
加速 | 25.00 | 16.00 |
中途加速 | 25.00 | 10.00 |
平顺性 | 15.00 | 15.00 |
油门响应 | 15.00 | 15.00 |
变速箱 | 5.00 | 4.00 |
变速箱自动 | 50.00 | 40.00 |
变速箱手动 | 50.00 | 0.00 |
转向 | 3.00 | 2.20 |
转向准确性 | 10.00 | 7.00 |
转向灵活性 | 10.00 | 8.00 |
转向力度/反馈 | 10.00 | 7.00 |
行驶舒适性 | 3.00 | 1.30 |
前排舒适性 | 10.00 | 7.00 |
第二排舒适性 | 10.00 | 6.00 |
第三排舒适性 | 10.00 | 0.00 |
四驱系统 | 5.00 | 0.00 |
四驱系统 | 50.00 | 0.00 |
车身参数 | 2.50 | 0.00 |
SUV车辆接近角 | 10.00 | 0.00 |
SUV离去角 | 6.00 | 0.00 |
离地间隙 | 5.00 | 0.00 |
SUV转弯直径 | 4.00 | 0.00 |
牵引力 | 2.50 | 0.00 |
36度爬坡 | 15.00 | 0.00 |
42度爬坡 | 10.00 | 0.00 |
行驶稳定性 | 4.00 | 3.30 |
转向特性 | 15.00 | 13.00 |
可控性 | 15.00 | 12.00 |
负载变化 | 10.00 | 8.00 |
总分 | 33.00 | 16.40 |
AH100 得分:12.42 (占比:25.00%,计算规则:得分/总分*占比) |
安全性评价表现
刹车测试
AION Y的刹车力度足够,脚感也比较线性,但轮胎的抓地力属实一般,大力制动时很容易突破轮胎的抓地极限,激活ABS介入,因为减振器的调校相对比较硬,车身姿态控制的还算不错。最终40.85米的成绩只能在我们的得分体系中得到接近一半的得分率,但和同级别竞品相比,算是可以接受。
麋鹿测试
麋鹿测试中AION Y的最大劣势就是这套轮胎,在耐磨指数达到520的前提下,也大大影响了车辆的动态响应与极限表现。除了轮胎外,悬架设定(防倾杆稍软)也让车头动作略有迟缓,并且传递给车手的信息不够真实,对车辆的动态感知不够直接。车辆在B区中基本会一直维持转向不足的姿态,电子辅助系统虽然介入,但对车速以及行驶线路的修正都不太明显,车手则需要保持大角度转向直至车辆驶入C区,进入C区时车速依旧保持50km/h以上,在C区中也仍然需要多余的修正方向动作,才能避免碰撞状态。不过即便如此,作为一辆电动车,它依旧可以凭借着低重心的优势,在麋鹿测试中拿到74.3km/h的成绩。
安全性评价 | 分值 | 得分 |
---|---|---|
刹车 | 5.00 | 2.50 |
100-0km/h制动距离 | 45.00 | 21.00 |
制动踏板感觉 | 5.00 | 4.00 |
电子辅助 | 2.00 | 1.00 |
稳定作用 | 15.00 | 10.00 |
电子辅助可选择性 | 5.00 | 0.00 |
视野 | 1.00 | 0.90 |
驾驶员视野 | 4.00 | 4.00 |
反光镜视野 | 4.00 | 3.00 |
雨刮效果 | 2.00 | 2.00 |
气囊数量 | 1.00 | 0.90 |
气囊数量 | 10.00 | 9.00 |
总分 | 9.00 | 5.30 |
AH100 得分:9.42 (占比:16.00%,计算规则:得分/总分*占比) |
经济性评价表现
高速工况续航
按照测试标准,我们将车辆充满电后,驾驶模式调整至节能模式,AION Y不支持动能回收调节,所以做默认设定。此时车外温度为33℃,测试过程中空调处在23℃自动状态。车内仅有驾驶员一人,车辆行驶200km左右,平均车速控制在90±2km/h,然后再将电池充满,根据行驶里程和电耗来计算车辆的实际续航里程。
经过测试,在空调开启的情况下,AION Y用90km/h的平均车速行驶了213km,随后将车辆电池再次充满,充入总电量为40.72kWh,计算可得城际高速测试电耗为19.1kWh/100km。按照61.3kWh的电池容量来计算,城际高速实测续航里程为321km。
城市低速工况续航
城市低速工况测试同样将车辆电量充满,车辆设置与高速续航相同,都是节能模式,驾驶者为同一人,空调处于23℃自动。
经过三个半小时左右的行驶,AION Y行驶了107km,平均车速为28km/h,共消耗电能18.74kWh,通过计算可以得到AION Y的城市低速电耗为17.5kWh/100km,按照61.3kWh的电池容量来计算,其城市低速续航里程约为350km,只有标称NEDC续航里程的70%。
在电池电量30-80%的充电测试中,AION Y的充电电流最大仅为120A左右,在电量超过70%后,充电电流下降至80A左右。最终从30%充至80%所用时间为46分钟,虽然在充电速率的得分上,AION Y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相比于目前主流的电动车来说,这个充电时间还是有点长。
综合两次续航测试的成绩,按照35%高速工况、65%城市低速工况的比例核算出AION Y的综合续航成绩为340km,和工信部的500km有超过30%的偏差。这在我们测试过的电动车型中算是偏差很大的车型了,主要原因就在于实测的百公里电耗偏高,相比之前测试过的大众ID.4 CROZZ要高2kWh/100km。在EV AH-100的电耗项目中,得分比较低,相关联的综合续航得分也不够理想。
经济性评价 | 分值 | 得分 |
---|---|---|
质保与售价 | 5.00 | 2.65 |
售价 | 35.00 | 18.50 |
质保 | 15.00 | 8.00 |
环保 | 13.00 | 5.10 |
EV电耗 | 50.00 | 4.00 |
EV综合续航里程 | 60.00 | 27.00 |
EV充电速率 | 20.00 | 20.00 |
PHEV 能耗 | 50.00 | 0.00 |
PHEV充电速率 | 20.00 | 0.00 |
PHEV续航里程 | 60.00 | 0.00 |
总分 | 18.00 | 7.75 |
AH100 得分:6.03 (占比:14.00%,计算规则:得分/总分*占比) |
智能化评价表现
实用为主的内饰设计
AION Y共有三种内饰配色可以选择,分别是清新马卡龙、确幸时光和头号玩家,测试车选择的是头号玩家配色,也就是内黑色为主加入黄色装饰的风格。
因为测试车为配置升级之前的版本,所以方向盘没有使用皮质材料包裹,在配置升级后,方向盘已经改为皮质包裹方向盘。两侧的多功能按键为一体式设计,支持触控和按压两种控制形式,造型很好看,但触控没有反馈,按压的手感也太过紧实。
车机系统的功能十分丰富,并且支持联网功能,导航、听歌、手机互联(CarLife)全都支持,刷短视频、看新闻等在线功能一应俱全,即便手机没电了,也不耽误看剧刷视频。
AION Y虽然也装配有品牌的音响系统,但这个品牌在国内并不知名,甚至搜索引擎都检索不到太多的信息,而事实上这套音响的效果也确实比较一般,相比普通音响没有什么明显提升。
AION Y的内饰整体用料相对一般,但做工还是能看出大厂风范的,边角和接缝的处理都比较好。配置方面,全液晶仪表,大尺寸中控屏、全景天窗、全景影像等功能全都可以看到,车机系统的功能足够全面,所以在配置这一项得分上,AION Y取得的成绩还算不错。只是带品牌的音响在效果上稍微让人有些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