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在经过五天的跋涉后,2010“BMW中国文化之旅”车队近日抵达福建首府 “榕城”福州,并于今天上午在福州市五一广场福建大剧院举行了此行的第三站捐赠仪式。BMW在福建省通过中华慈善总会宝马爱心基金捐赠款项30万元,用于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和水密隔舱福船制造传统手工技艺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及泉州师范大学南音系“海峡两岸南音传承比较研究”课题的研究。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企业事务副总裁孟庆如先生、福建省文化厅副厅长陈朱先生、泉州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张舟先生、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专家学者以及媒体参加了捐赠仪式。
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更为重要的是,自古闽台同根同源,两地人民隔海相望,咫尺比邻,这也让福建省在对台文化交流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次文化之旅将重点探访福建省的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等在海峡两岸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内容,以及屏南木拱廊桥营造技艺、湄州妈祖信俗、晋江端午民俗、福州寿山石雕、漳州二宜楼等多项非遗项目,同时还对水密隔仓福船制造技艺与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两项濒临失传的民间技艺进行捐助。
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是历代传承下来的福建海船制造的一项传统手工技艺。该技艺使用传统木工工具,采用榫接、艌缝等关键技术,最终造成了拥有多个相互独立、密不透水的隔舱建置并且榫接牢固的海船,成为了千百年来渔民和航海船员平安出海的依托。源自我国宋代的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施工过程完全由手工操作,不需寸钉片铁便长虹凌空,创造了中国传统木建筑工具及手工技法的千年绳墨奇迹,并在发挥交通、驿站等实用功能的同时,还对增进民众情感交流和文化认同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为了推动海峡两岸民族文化的传承,也为了积极响应文化部“非遗进高校”的号召,2010“BMW中国文化之旅”还对泉州师范学院南音系“海峡两岸南音传承比较研究”课题进行资助。南音被音乐学界认为是“中国音乐的活化石”,其悠久的音乐历史和多元的文化特征,入选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南音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而且还在港台、东南亚地区广为流传。此次BMW希望通过宝马爱心基金对南音相关研究课题的资金捐赠,为促进海峡两岸的文化认同作出贡献。
在捐赠仪式上,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企业事务副总裁孟庆如先生表示:“2010‘BMW中国文化之旅’的主题是‘寻根溯源,山海相连的精神家园’,我想福建省应该是这一主题最生动的写照。自古闽台同宗,两岸关系源远流长,千年传唱的南音等珍贵的文化遗产已经成为海峡两岸同根同源的文化见证,也是维系全球华人情感的重要纽带。我们衷心希望,通过宝马爱心基金向本地文化项目的捐赠能够让更多人关注并自觉保护这些瑰宝。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能够让中华文明的精神财富广泛流传、不断被发扬光大。”
作为受赠方代表,福建省文化厅副厅长陈朱先生表示:“福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在大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同时,也积极加强对外交流的力度,尤其是在对台文化交流方面,我们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在两岸人民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有力地促进了两岸人民相互了解与彼此融合。我们相信,随着包括宝马在内的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的注入,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将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也将唤起海峡两岸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进一步关注。”
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之一,2010“BMW中国文化之旅”车队于6月10日从上海出发,沿着我国东南海岸线,一路溯寻海峡两岸一脉相承的精神家园,挖掘、研究和保护台海两岸密不可分的文化脉络。福州站捐赠仪式结束后,车队于当日前往湄洲岛妈祖祖庙,从德泽万众的妈祖大爱中解读海峡两岸同源共生、一脉相承的精神家园。接下来,车队将继续沿着东南海岸线,途经晋江、泉州、漳州等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文化重城,一路探访晋江端午习俗、漳州二宜楼等优秀文化遗产项目,还将在“开漳圣地”云霄县燃放孔明灯为两岸人民祈福。在完成对八闽大地的考察后,车队将继续深入岭南,并最终经潮州到达有侨乡美誉的广东省梅州市,从而完成历时10天,历程2200公里的2010“BMW中国文化之旅”。
作为世界顶级汽车制造商,BMW不断深入了解中国,贡献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并切实关注社会公众的长期利益。除了自身的企业社会贡献之外,BMW也积极带动爱心大家庭成员,以实际行动创造和传递着责任之悦、爱心之悦、贡献之悦。在5•12大地震发生之后,宝马中国和华晨宝马联合注资1000万元人民币,设立中华慈善总会宝马爱心基金,为包括BMW员工、经销商、车主和所有喜爱BMW品牌的人提供了一个长期的汇聚爱心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