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更多
点赞
收藏
分享
当前位置:
雪铁龙半履带车:是坦克还是越野?
魏仁杰
新闻稿 · 0浏览·2011-05-13 15:51

4月19日,上海车展正式开幕。在豪车和新车交织的海洋中,却是一款老爷车最为夺目。雪铁龙AUTOCHENILLE 1931,一款80年前横跨欧亚大陆、携手世界顶级奢侈品品牌LV到访过中国北京的半履带车,凭借独有的执着和沧桑,聚焦了所有长枪短炮的瞩目。

此次展出的雪铁龙AUTOCHENILLE 1931,是雪铁龙专为1931年人类汽车史上首跨欧亚大陆的东方之旅专门研发和改装的半履带车,采用硬铝板车身和钢板机壳,并使用了Kegresse-Hinstin推进装置,重约四吨、前轮配置特殊轮胎、后轮装有轻便履带、最高时速达35公里。与其一同参展的,是LV的一款经典旅行箱——本着对探险和旅行一样的执着精神,LV积极参与了80年前的雪铁龙东方之旅。

坦克装甲车的前身

在汽车工业史上,雪铁龙半履带车是公认的坦克装甲车的前身。

半履带车,一种混合传动型态的车辆。其越野能力高于轮式车辆,载重能力又高于全履带式车型,同时,还平衡了使用寿命、生产成本等全履带车型和轮式车辆之间的优缺点,因此,成为上世纪20、30年代探险用车的全新技术方向。

汽车之家

雪铁龙半履带车

1923年,雪铁龙为了完成其惊世骇俗的汽车探险计划,发明了P17型半履带车。随后,美国于1925年购买了雪铁龙P17型半履带车,并加以仿制和改进后进行了多项测试。二战期间,美军将改良过的半履带车技术应用到战场上,形成了半履带装甲侦察车、半履带装甲人员输送车、半履带底盘自行迫击炮、半履带底盘坦克歼击车、半履带底盘自行火炮、半履带防空战车以及其它半履带特种车辆。

在二战的早期阶段,半履带装甲车也是美军唯一可以依靠的量产型战车。

真正的越野利器

“前轮胎,后履带”,半履带车在如今的汽车探险爱好者看来是太过沉重的装备,但实际上,这才是真正的越野利器。

上个世纪20年代初,法国汽车工业巨擘安德烈•雪铁龙与发明家凯格雷斯合作,开发了软式履带汽车。随后雪铁龙半履带车在阿尔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的雪地上,充分展示了其在路况糟糕的野外和条件复杂的环境里无所不能的特点。从1923年开始,雪铁龙开始把探索的眼光专注在更遥远的未知世界——8辆雪铁龙B2履带式汽车从阿尔及利亚启程,穿越沙漠、沼泽地、大草原和原始森林,直至1925年6月18日,满载着珍贵的科考资料和丰富的动植物标本抵达马达加斯加,实现了非洲大陆的穿越。

时隔5年之后的1931年,安德烈•雪铁龙又组织了一次新的远征——横跨欧亚大陆,造访中国北京!为了应对各种未知的极地环境,雪铁龙为这次东方之旅设计了P21型6缸履带汽车和C4F轻便型4缸履带汽车各7辆。经过十个月、12115公里的漫长旅途,雪铁龙半履带车车队翻越世界屋脊、穿越无人戈壁、渡过冰封黄河,终抵北京。这即使在汽车越野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也是一次足以令人震惊的传奇,无愧为人类首次依靠机械力量横跨欧亚大陆的壮举。

汽车之家

1931年,东方之旅车队在新疆

创新的图腾

无论是军用坦克,还是民间探险,雪铁龙的半履带车都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甚至,可以看作是一枚雪铁龙品牌的创新图腾。

而这完全得益于雪铁龙品牌创始人安德烈•雪铁龙先生的执着创新的精神。在100多年的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史中,雪铁龙坚守安德烈•雪铁龙先生的造车理念,最终形成了以技术见长、以运动为传统、以创新为美的品牌风格。

如今,雪铁龙早已扎根中国,不仅在本次车展,更在整个中国市场,赢得了上百万忠实车迷——东风雪铁龙品牌成立以来,引进中国第一款全球同步导入车型富康、中国单厢车开创者萨拉•毕加索、冠军品质的世嘉、中高级车动态舒适典范的C5。不仅如此,东风雪铁龙还开创了中国汽车市场系统化服务的先河,并不断改进和创新。

汽车之家

  东风雪铁龙C5

2011年,是东风雪铁龙的品牌体验年。上海车展期间,东风雪铁龙正式启动了“世纪传奇,驾驭未来——纪念雪铁龙东方之旅80周年系列活动”。活动期间,消费者将透过产品、服务,感悟更多东风雪铁龙所传承的品牌创新精神。

此文章为厂商供稿,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
点赞
收藏
分享
举报/纠错
2025/7/4 22:4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