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曾经说过,“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情感方面几乎和我们一样”,而在很多中国消费者心中,德国工业产品几乎成了精密、高品质的代名词,树立了良好的口碑。20年前当第一辆捷达在长春组装下线,意味着德国汽车工业真正地走入了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时至今日,德国人严谨、沉稳和一丝不苟的作风让德国汽车工业在刀光剑影的汽车大战打下了中国轿车市场的半壁江山。
与此同时,身为德国汽车工业品牌与中国制造业的完美结合之一,一汽-大众则不仅关注汽车销售本身,也在绿色、环保及可持续发展建设方面做出了大量堪称行业表率的工作。
绿色环保概念贯穿整个车间
谈到汽车制造业,不少朋友的第一印象“噪音、污染、高耗能”,走进一汽-大众成都工厂,参观者们却完全感觉不到这些负面的关键词。根据一汽-大众工作人员的介绍,在一汽-大众成都工厂园区建设规划和工艺规划方面,一汽-大众都奉行了绿色、节能、环保的建设理念,整个工业园区绿树成荫、植被浓密,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车间均采用德国先进技术和环保准则,充分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这样的设计完全颠覆了参观者们此前对汽车制造基地的印象。
根据参观安排,参观者们首先走进了汽车制造的第一站——焊装车间。参观者看到的是数台巨大的螺柱焊机。据一汽-大众工作人员介绍,一汽-大众成都工厂焊装车间拥有全国最先进的激光焊接设备,使用的是对能量利用率高达30%的LDF激光器,同时,使用一体化焊钳取代分体式焊枪,节电超过50%,是目前国内产能最高、最为先进的焊装生产线。参观者们纷纷表示,参观过这里的焊装车间之后,对于一汽-大众产品的质量就有了更深刻和更理性的了解。
第二站是冲压车间,走进冲压车间,迎面而来时两座“小山”一样的巨型冲压机房。由于采用了全自动制造和回收技术,整个车间内看不到很多工作人员。参观者们也看到,冲压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废料,机器会自动进行百分之百地回收再利用。这也是一汽-大众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
走进总装车间,参观者就能够看到生产线上一辆辆的成品车,而在这些成品车的背后,是一汽-大众全新的生产数据可追溯系统和质量管理系统。一汽-大众的工程师介绍说,每辆从这条生产线下来的成品车,每一个生产数据和质量信息都有据可查,甚至连螺丝的拧紧力矩数据都会在数据库中保存15年。
走完整个生产车间流程。参观者们都觉得意犹未尽,甚至不少参观者都希望能够亲自上阵操作一把,不过一汽-大众的工程师笑称,因为采用了全自动的生产流程,可能整个厂区也找不到这么多无需太多技术要求的职位提供给大家。经过亲眼目睹,参观者们一致认为。一汽-大众成都工厂在厂区和生产流程的绿色环保方面投入了太多的成本,这些投入在短期的经营活动中可能很难快速收回,但从长远来看,严格的环保设计和复杂的绿色保障工程小则保障了工厂本身的可持续发展,大则保护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不被打扰,环境不被污染,也让当地民众和工厂获得双赢。
体验未来绿色生活
一汽-大众成都工厂首届公众开放日的形式和内容比出乎意料的丰富:产品展示区展示了全系车型;幸福社区效果图给孩子们营造了轻松、活跃的氛围;历史回顾体验区展示了一汽-大众的企业形象和21年的辉煌成就;环保技术科技展示区利用交互触摸屏技术展示一汽-大众科技环保理念;充满德国风情的风情街更是让参加活动的朋友们感受到喷涌而至的德式热情……
在产品展示区,不少参加开放日的准车主和参观者饶有兴致地的听取了一汽-大众工作人员对大众最新的“蓝驱技术系列”的讲解,这一系列新技术的短期目标集中于降低汽车油耗和排放,而长期愿景则是通过技术带动汽车行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蓝驱技术系列绝对不只是简单的技术革命和升级,而是汽车企业对汽车行业未来的探索和尝试。
“蓝”代表着大众品牌色,也象征着人类生存环境中的空气和水;“驱”则代表向未来不断进取的汽车工业技术。蓝驱技术系列包括启动-停车(Start-Stop)技术、再生制动能量回收(Recuporation)技术、混合动力和电力驱动技术、低滚动轮胎以及全新的车身低阻力套件等等,这代表了当下甚至未来一段时间内最优秀的技能环保技术矩阵。第一款应用这一技术系列的产品——蓝驱高尔夫已经由一汽-大众投放市场,不少准车主现场就表示,将考虑购买采用蓝驱技术系列的高尔夫车型。
毫无疑问,节能环保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开门四件事“衣食住行”也全面搭上了环保节能的快车。作为汽车工业环保革命的排头兵之一,一汽-大众正通过推出节能产品、建设绿色工厂以及持续开展节能环保活动,积极践行其“造价值经典汽车,促人、车、社会和谐”的企业使命,让全社会在享受汽车带来的便利生活的同时,也能享受到大自然赋予的、不受污染的蓝天、空气和水资源,留给我们的祖孙后代一个更美好、更干净、更和谐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