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队通过对市面上经凑级车进行专业评估后,最终选择了科鲁兹为最终的战车。这是同级别公认底子最好的车。首先1.6T的动力很强劲,最大马力135kW,峰值扭矩235Nm(Superboost下还可在5秒内自动将最大扭矩推升至266Nm),全区域都拥有均衡的动力输出,并且搭配了一台6前速的手动变速箱;操控也有不俗的表现,总的来说科鲁兹是一部操控性很高的车,原厂动力和底盘就已经很有运动潜质。除此之外,还考虑到科鲁兹推出有些时日,坊间保有量巨大,有很多各种档次的改装件(小到踏板,大到涡轮和排气系统),虽然论改装热门程度还不及日系车,但已经能符合参加初级民间赛事的要求。
另外,也希望通过和科鲁兹的逐日配合、磨合,从不做任何改装原车上阵,到逐步改装,并记录性能表现,也给到对于改装和玩车有需求的科鲁兹车主一些很实用的参考信息。
前期赛车改装&队员跑圈熟悉赛道
赛前积极备战
GIC三小时耐力赛的正赛一触即发,全部工作人员和参赛选手都显得非常的激动和兴奋。从选车、到买车、以及开始为比赛做改装。全凭队员自己的能力在为这支自主建立的车队做努力。内部做了很严格的车手筛选以及培训。经过了下场首测,队员们得知了车辆的不足,为之后的改装做了评估。在颜宇鹏的指导下,全队人马都慢慢开始熟悉赛道熟悉比赛。在克服了那么多的困难后,最终的比赛即将拉开帷幕。整组人马的心情却有点忐忑不安,不求做到什么太好的成绩,似乎可以完赛就是成了目前的最大期望……
本期内容:
赛前的准备碰到了不少头疼的问题。为了让赛车的刹车获得更好的效果,车队特地联系到一套赛车级别的刹车套件,阿文连夜从肇庆赶回广州取回了刹车片,但是在安装过程中发现了严重的匹配问题。在尺寸上与余留位有很大的不同,这会造成刹车的不稳定。经过商量大家决定依然用回赛道版本的刹车片。
之后又在轮毂的安装上有发生了意外,好不容易淘来的一套科鲁兹17寸轮毂无法用在现有车型上,因为2013款轮毂的轴承有别于2012款,所以大家又受到了不小的打击。这也意味着在正赛中没有备胎可用。必须小心驾驶。
因为是全新组建的车队,P房里来了不少客人——郭海生、苏华龙,还有张海宁和何辉等几位赛车界和传媒界的前辈都来探望,他们既向大家传授了不少耐力赛的经验,又为我们打气。颜宇鹏在之后也说道:“虽然在场上我们是对手(注:张海宁与何辉也参加了GIC耐力赛),但是赛车的圈子很‘江湖’,大家私底下都非常友好,我很喜欢这种感觉。”
因为今天的天气突然放晴,气温比昨天要高,大家都担心刹车和机油的温度会过高。实际上赛车表现也不容乐观,短短十圈的练习,刹车盘温度就上升到400-500度,这还是冷却圈后回到维修站时的数值。虽然车手们都感觉新刹车片的效能和比例感更好,但正赛中如何控制刹车温度,将是能否完赛的最关键问题。
按照计划,下午的赛前工作只有两样,为科鲁兹赛车换上由安索机油赞助的赛车用机油,以及练习加油。
更换机油的过程说起来简单,只要将机油排出口的螺丝松掉,机油自然就会流随重力流下,机油更换完后就将新的机油滤清器换上并注入新的机油就可以了。可是团队中大家都不是熟练工,而且第一次给科鲁兹换机油,最后由“车队经理”伍澳迦亲手出马,完成了换机油的任务。在这种需要争夺时间的气氛里,确实能锻炼团队的协作效率。
更换机油的同时,我们正考虑是否需要为后轮换上高性能刹车片。刚从外地赶到,义务提供技术指导的前CTCC车队技师“饺子”提醒我们,后轮更换更好的刹车皮虽然会增加后轮的刹车效能,但过强的刹车效能会更容易将后轮锁死,对科鲁兹赛车来说,原装的后轮刹车片可能更适合本场耐力赛需要。于是我们决定不更换后轮刹车片,将人手都用在刀刃上。
更换好机油之后,我们就开始准备加油练习,皆因赛例规定我们必须使用赛会提供的加油设备,而这套加油设备并没有任何计量装置,我们只能通过计时来估算加入了多少汽油。
但到实操时,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难题!科鲁兹的加油口管道比这套加油设施的油枪口要小,加油枪插不进去。我们马上制定了三套方案,一是派人到赛车场附近的五金店采购漏斗,后来很快有否定了这个方案——因为比赛时操作起来太复杂,二是用现有的器材对加油枪进行打磨削细,三是在管口再接驳一段细管。
将加油枪拿去做机加工,澳迦努力切削了大半个小时还是不能将管口削至合适大小。与此同时,阿聪已经按第三方案制作了接驳的塑料管。虽然接驳细管会使得加油流速减小很多,但这是最容易实现的方案。听起来这样的改造很山寨,但这种就地取材的方法在赛车场上非常常见。
顺利用上比赛加油设备,也初步计算出加油流量,以便在比赛时估算加油量。终于赶在下午五点正赛开始之前解决了各种出赛时的硬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