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推广 厂商信息 正文

聊够了阿特兹的激情驾驭 我们聊安全

收藏 举报/纠错

  近日在汽车圈内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再次引起广大网友对车辆安全的高度关注,很多网友又开始发布“日本车质量差、车身薄”、“日系车没德系车好”这样的言论。对于这样一个讨论了多年的话题,我们在迫不及待的发声之前,是不是应该先冷静下来听听他人的看法,而日系车真实车主的话显然是最具有说服力的。John是一位真实的日系车车主,他在购车之前也对日系车的安全性存在心理上的质疑,但经过近一年的陪伴之后,他改变了固有看法。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的心路历程。

  理科男死磕专业安全科技

  自从升级为父亲之后,John对安全格外重视,之前也有身边的朋友跟他说“日系车不安全”,他也是半信半疑,毕竟没有具体研究过。但作为一个理科男,John天生对科技有着一股钻研精神,既然要了解,那我就研究透。于是他就开始死磕专业安全科技。在几个星期的“应试抱佛脚”之后,他俨然已经是汽车安全科技专家,说起来头头是道。

汽车之家

  “汽车安全分为被动安全和主动安全。被动安全就是在发生事故后如何更好的保护乘员,使其伤害降到最低,这里边一大关键点是钢板。人们常常提到钢板厚不厚的话题,其实这个命题应该是钢板硬不硬,因为钢板的强度决定了对驾驶舱内乘员的保护程度。当前,主要汽车厂商都使用强度为1000MPa左右的钢板。而我驾驶的马自达阿特兹采用了1800MPa的超高强度钢板,要知道,这是核潜艇级别的强度(PS:John 也是一个军事迷,随后就聊起了舰船知识,此处省略无数字……)。”

汽车之家

  好不容易把话题从舰船知识拉回到汽车安全科技,John又开始继续他的长篇大论:“除了被动安全,主动安全更加重要,它的任务是降低出现事故的概率,也就是防患于未然。有数据显示,好多事故是因为驾车者没有看到后视镜盲区内的车辆而强行并线发生的,所以解决盲区的问题很关键。当前很多高档车都配备了相关科技,在阿特兹上,这一科技叫做盲点监测系统(BSM),它能在车辆变线时对后方、侧面接近的车辆进行监测并告知驾驶者,从而消除视觉死角(技术盲们是不是要晕了?)。

  理科男信权威 美国专家怎么看安全

汽车之家

  作为一个讲求严谨的理科男,John对专业权威机构的数据奉若神明,对日常的IT产品是如此,对关系重大的汽车安全性更是如此:“我查了欧洲和美国各大汽车安全评测机构给出的数据,日系车的表现和欧美车不相上下。其中在最严苛的IIHS美国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的测试中,仅有4款车能够连续三年获得最高安全评级,其中就有我现在的阿特兹。“我知道很多人在听到这个结果后很是诧异,日本车能有这么安全?但作为一个真实车主,我对这一结果毫不意外。车好不好,自己用过才知道。”

  良好的安全观念是根本

  在说完这些头头是道的安全科技及数据后,John在最后说了一句颇有哲理的话:“车再好,决定安全的还是驾驶者自己。一系列的主被动安全配置,只能一定程度的减少事故的发生以及减轻事故发生后带来的伤害,最根本的还是靠驾驶者心中绷起安全行车这根弦,良好的安全观念才是根本。”看来他不管是一个细心谨慎的理科男,在哲学理论上也颇有一套。

>>此文章为厂商供稿,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
收藏
+1
+1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