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推广 厂商信息 正文

敬畏传统造车 拥抱边缘式创新

收藏 举报/纠错

汽车之家

张海亮(电咖汽车董事长)

  尊敬的中汽研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汽车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可以与各位行业专家、精英人士相聚在宁波杭州湾,共同探讨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问题,为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献言献策。我非常感谢这个时代,给予我机会,作为一名汽车行业老兵,可以去创立一个企业,来实现自己的汽车梦。可能有人要问了,在座的或许也包括李书福董事长在内,在20 年前就把汽车创业这事情干了,现在你们这波还有机会吗?

  答案毫无疑问:有机会,有很大的机会。我今天和大家说说,为什么现在是汽车创业最好的时代。首要原因,新能源汽车是未来的方向,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是不可逆的趋势。伴随中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中外合资股比放开的时间点逐渐靠近,中国的汽车产业将面临更加充分的竞争,同时国家已严控传统燃油车新增产能,未来新能源产业或将成为最直接的竞争领域。眼下一系列政策导向和规定,让中外汽车产业站在了相同的赛道上,本土作战的中国车企,凭借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刻洞察和迅速反应,将迎来换道超车的机会。眼下不仅是缩小中国汽车与世界汽车整体差距的绝佳时机,也是中国汽车产业从做大向做强转变的历史性机遇。

  2015 年,随着国务院《中国制造 2025》正式发布,新能源汽车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最近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产销量一直稳居世界第一,分别达到 79.4 万辆和77.7 万辆,领跑全球市场。全球汽车市场都在经历一个能源,变革的时代,而中国则是这场变革当仁不让的中坚力量。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造车势力,都在积极地响应国家新能源战略号召,不断推陈出新,并逐步完善产业链布局。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双积分等相关政策的逐步落实,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被彻底引爆,新能源汽车市场大有可为。

  具体到新造车企业,没有历史包袱算是一个有利条件,可以非常坚决、果断地拥抱新能源技术,推出新能源产品。除了新能源技术,未来摆在大家面前的机会点还在于汽车智能化技术会不断出现质的飞跃,大数据、网联技术、自动驾驶技术、传感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等,这些新技术会让车企间的竞争与发展,不局限在原先简单的维度上,而是多个维度的竞争。这种多维竞争,多维发展的格局,给了本土车企最好的机会,靠自己去实现真正的汽车强国梦。不过,前途是光明的,但更需要脚踏实地。虽然我们对大势有乐观判断,但对其中每一家奋斗中的企业来说,如何借势发展,借风杨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事实上,必须分清楚梦想与现实的差距,并真正让梦想落地,才能够形成一个健康的发展路径。

  当前,大家都在谈拥抱互联网思维,都在强调要有创新精神、要玩儿不一样的,这没有错,但却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产品,不能忘记“车还是车”,讲创新也不能丢了本质,你必须要有造出好车的能力作为基础,否则,没有好的产品,营销做得再漂亮也无法体现真正的企业价值。必须要有自己的真本事,拥抱互联网思维的同时要对传统汽车制造充满敬畏之心,前者代表了你可以玩出的花样,后者则决定着你的根基,二者都不可缺。

  一直以来,我认为我们电咖汽车是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电咖汽车将“快速迭代、客户导向、极致体验”为核心的“轻资产模式”,与“资本+产业重塑能力”为标志的“重资产模式”深度融合,将轻资产互联网企业精神融入重资产汽车行业,我们即尊重传统汽车制造,又以完全开放的心态拥抱互联网思维来造车。我们以行业最快的速度推出了初创企业中首款量产上市的车型,我们的潮酷小车——电咖EV10,自上市以来,凭借出色的产品力和用户体验,收获了非常不错的市场反馈,帮助电咖率先实现了批量销售。而很快,我们会将另一款全新车型投放市场,是一款 B 级SUV,相信,随着这款新车问世,电咖的市场业绩肯定还会有更大的突破。我们还与国内充电桩、动力电池的龙头企业展开合作,打通了电动车完整的产业链;并积极推动线下网点的布局,在一线城市核心商圈建立品牌体验中心,在城市汽车销售集中的商圈建立标准店,在市场容量相对小一些的三、四、五线市场建立预备店,多位一体,增强品牌形象及知名度的同时,提升前端覆盖广度。

  此外,我们第一座生产基地已经在绍兴破土动工,全面引入“工业 4.0”智能制造体系,无论是制造工艺、生产质量还是工厂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均全面对标德系制造标准,并全面融入绿色科技、节能环保的理念,大幅领先行业水平。也正是在完整的产业链闭环支撑下,电咖迅速实现了批量销售。去年广州车展上市的电咖EV10,目前的累计销量已经破千,是新造车企业中最早实现批量销售的一家。我们站在当下看未来,政策、环境综合影响下,以新能源汽车为主要发展方向的新造车企业,整体未来是可以期待的。

  但正如我前面所言,这个未来并不是属于所有参与者的,事实上是只有很少一部分参与者能看到这个美好的未来。可以肯定的是,能够成功的企业,绝不是只会抓眼球而没有真材实料的梦想家,未来一定属于能够脚踏实地做产品、做服务、搞创新的实力派。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嘉宾地聆听,谢谢大家!


>>此文章为厂商供稿,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
收藏
+1
+1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