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推广 厂商信息 正文

电桩进社区 北汽新能源推社区产业联盟

收藏 举报/纠错

  2018年7月18日,由北汽新能源北京物业管理协会携手举办的“卫蓝社区,电桩先行——卫蓝社区产业联盟成立暨首期培训交流会”在北汽新能源 “中国·蓝谷”正式举行。交流会上,由北汽新能源牵头发起的“卫蓝社区产业联盟”正式成立,同时首批联盟会员企业与北汽新能源共同发起了社区充电桩运营服务联盟倡议。

汽车之家

  以责任打造卫蓝社区产业联盟

  全新成立的“卫蓝社区产业联盟”囊括了北汽新能源、物业服务企业、充电服务商、电力公司等多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内企业。联盟的成立,不仅是为了探讨多方共赢机制,更是一系列战略布局的开始。据了解,依托“卫蓝社区产业联盟”的平台,北汽新能源将携手合作伙伴推动居民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居民居住地充电需求,营造安全充电环境,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健康发展。

  在“卫蓝社区产业联盟”成立的同时,首批联盟成员现场联合发起了务实而富有建设性意义的卫蓝倡议。倡议呼吁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共同探讨解决居民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典型问题,推动居民自用桩建设落地。同时,倡议希望加大舆论宣传引导,提升居民自用桩充电安全意识,探索充电桩运维服务新模式,营造安全和谐的充电环境。此外,倡议鼓励全行业创新充电服务运营,探索车企、充电商、物业服务企业、车位产权方、业主委员会等多方参与的社区公共桩运营模式,促进多方共赢,打造“卫蓝社区”。

  用知识为电桩进社区开路

  北京市城管委官方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2月,北京市已经建成私人充电桩约8.69万个,中国充电联盟对全国采样的412283台车辆未建桩数据统计发现,“居住地物业不配合”原因造成无法建设私人充电桩的比例为4.69%,居未建桩原因榜首。通过对近三年未成功安装的用户进行统计分析,北汽新能源发现引起物业顾虑的主要原因为“安全和管理问题”。

  作为主机厂中建桩数量第一的新能源车企,北汽新能源在安全和管理等方面均有足够的技术和经验帮助物业化解疑虑。据北汽新能源总经理助理、营销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卜红升介绍,2013年,面对行业发展初期的充电困境,北汽新能源率先提出了免费为用户配建自用充电桩服务,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建桩管理支撑体系,引领着行业发展的方向。截至目前,北汽新能源自建公共桩4.8万个,自建私人桩3.6万个。其中,在北京市累计建成的自用充电桩已超3万台,覆盖全市95%以上的物业小区,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用户的充电焦虑。

汽车之家

『北汽新能源总经理助理、营销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卜红升』

  卜红升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此次会议,建立产业相关方常态化的沟通机制,促进信息互通和共享,共同探讨解决居民区充电设施建设和维护过程中的典型问题;探索充电桩运维服务新模式,营造安全和谐的社区充电环境;创新充电服务运营,探索有关各方共同参与的社区公共桩运营模式,促进多方共赢,打造‘卫蓝社区’。”

>>此文章为厂商供稿,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
收藏
+1
+1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加载中